農村養老金發放標準介紹
參加新農保險的農村居民應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目前,繳費標準定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和500元五個檔次,地方政府可根據實際情況增加繳費檔次。被保險人選擇自己的等級來支付,支付越多得到越多。
養老農村保險=基本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其中,基本養老金由政府補貼。補貼標準如下:1 .每月補貼標準按支付等級分別為:第一名15元,第二名35元,第三名50元,第四名60元,第五名70元,第六名75元和第七名80元。
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個《社會保險法》開始實施。根據《保險法》,如果參加養老雇員基本保險的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并支付不到15年的凈選擇費,則可延長至15年。
如果在《社會保險法》實施后仍不到15年,且支付期延長5年,則一次最多可支付15年。延期繳費后不再繼續繳費或累計繳費年限仍不滿15年的,可申請轉入養老新型農村社會保險或養老城鎮居民社會保險,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對于不愿意延長繳費年限至15年或轉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人員,可申請一次性繳納個人賬戶存款。
用人單位不繳納社會保險費或者被處以3倍罰款的。
農村養老金發放標準就是這些了,我們再來看看農村養老金如何領取的,也就是它的領取規定。
農村養老金如何領取
養老新農保養老金待遇由基本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中央政府確定的養老基本金標準是每人每月55元。地方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提高養老基本金本位。對于已經繳納長期保險費的農村居民,基本養老金可以適當增加,增加的部分資金將由當地政府支付。
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支付標準除以139(與現行養老城鎮職工基本保險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系數相同)。被保險人死亡時,其個人賬戶中的資金余額可以依法繼承,但政府補貼除外;政府補貼的余額用于繼續支付其他被保險人的養老。
補充知識(新農保)
養老農村保險是中國的一種新型保險,是中國政府為保障農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而制定的。在中國,凡年滿16周歲且未參加養老城鎮職工基本保險的農村居民,均可在其戶籍所在地自愿參加新農保險。通過個人繳費、集體補貼和政府補貼相結合,其中中央政府將補貼地方政府,并直接補貼農民。參加新農保險的農村居民應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年滿60周歲,未享受養老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農村戶籍老年人,可以每月領取一次養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