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的自轉周期是幾天?
月球在繞地球公轉的同時進行自轉,周期27.32166日,正好是一個恒星月,所以我們看不見月球背面。這種現(xiàn)象我們稱“同步自轉”,或“潮汐鎖定”,幾乎是太陽系衛(wèi)星世界的普遍規(guī)律。一般認為是衛(wèi)星對行星長期潮汐作用的結果。天平動是一個很奇妙的現(xiàn)象,它使得我們得以看到59%的月面。主要有以下原因:
(1)在橢圓軌道的不同部分,自轉速度與公轉角速度不匹配。
(2)白道與赤道的交角。
月球每小時相對背景星空移動半度,即與月面的視直徑相若。與其他衛(wèi)星不同,月球的軌道平面較接近黃道面,而不是在地球的赤道面附近。相對于背景星空,月球圍繞地球運行(月球公轉)一周所需時間稱為一個恒星月;而新月與下一個新月(或兩個相同月相之間)所需的時間稱為一個朔望月。朔望月較恒星月長是因為地球在月球運行期間,本身也在繞日的軌道上前進了一段距離。
月球與地球的距離有多遠?
月球(英文名:Moon,拉丁文:Luna)是圍繞地球旋轉的球形天體,同時也是地球的天然衛(wèi)星。
月球是太陽系中體積第五大的衛(wèi)星,其平均半徑約為1737.10千米,相當于地球半徑的0.273倍;質量則接近7.342×10²²千克,相當于地球的0.0123倍[1]。月球的表面布滿了可能由小天體撞擊形成的撞擊坑。月球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約38.44萬千米,大約是地球直徑的3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