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一切圍繞旅游轉!近日,地處渝陜鄂交界處的巫溪縣下發《關于加快推進旅游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出了打造長江三峽旅游新高地的“動員令”。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歷史的源遠流長,造就了巫溪這片神奇美麗之地——全縣共擁有旅游資源單體497處、五級旅游資源單體6個、資源種類21項,綜合旅游資源全市第一。其中,大寧古城、寧廠古鎮獨一無二,“重慶第一高峰”陰條嶺絕美而神秘,中國南方第一高山草甸紅池壩四季風景各異,亞洲第一深谷蘭英大峽谷壯觀險峻……
“面對這么多、這么好的資源,我們沒有任何理由懈怠!”巫溪縣負責人說。巫溪將把生態旅游作為第一支柱產業來培育,舉全縣之力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走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綠色發展之路,助推巫溪實現綠色崛起。
到2026年,巫溪將力爭成功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到2035年,全面建成長江三峽旅游新高地。
加速構建“快進慢游”的交通體系
巫溪縣接壤陜南鄂西、鄰近四川東北。交通特別是大通道是制約巫溪旅游高質量發展的突出問題。
但隨著鄭渝高鐵今年全線通車進入倒計時,以及巫鎮高速、兩巫高速、巫云開高速的加快推進,巫溪將進一步打通交通瓶頸。
“目前,我們已提前在鄭渝高鐵奉節站布局轉運站,方便游客經奉節前往巫溪,車程不到1小時。”巫溪縣文旅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與此同時,巫溪正在全力爭取巫溪至奉節鐵路2022年啟動建設,實現鐵路建設“零”突破。
作為重慶首條直接連接陜西的高速公路出口通道,目前,巫(溪)鎮(坪)高速項目正全力推進,預計2023年底通車。這一對外大通道的打通,將帶動巫溪的地理位置發生徹底改變。據了解,巫溪、巫山、奉節三縣共同構成長江三峽黃金三角文旅協同發展示范區的主體和精華,但在這個“金三角”中,巫溪的位置相對偏遠。巫鎮高速通車后,將形成未來重慶與湖北、與陜西旅游連接的一個重要廊道,巫溪就位于這個廊道的核心位置,將借此打造渝陜鄂邊區交通樞紐,構建與陜西、湖北等“大金三角”區域旅游大環線。
據了解,未來5年,巫溪將積極推進與周邊縣城“1小時”、重慶主城“2小時”、鄂陜區域中心城市“4小時”交通建設,全面打通旅游對外大通道,同時適時開通機場、高鐵站到核心景區的旅游專線;在此基礎上,還將結合縣內景區景點線路,規劃建設城景通、景景通、景內通項目,暢通微循環,加速構建“快進慢游”的交通體系,讓游客進得快、游得慢、玩得好。
構建“一心一軸兩翼三環”旅游發展格局
一切產業圍繞旅游打造、一切項目圍繞旅游布局、一切產品圍繞旅游開發、一切要素圍繞旅游保障……巫溪縣把加快推進旅游高質量發展擺在事關巫溪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高度來認識和謀劃,堅定不移把旅游業作為第一支柱產業來培育。集中優勢資源、優勢兵力,打一場“加快推進旅游高質量發展”的攻堅戰。
巫溪縣成立了以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任雙組長的旅游發展領導小組,建立健全定期協調、目標管理、績效考核、督辦問責等制度機制,及時協調解決旅游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重點景區由縣級領導掛帥,統籌推進景區創建、開發建設等工作。
同時,堅持“全縣就是一個大景區”的全域觀念,從縣域綜合發展、整體規劃的高度謀劃和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旅游資源整合優化,全力推動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建設。
按照“城鄉統籌、全域布局、景城一體、產城互動”原則,以產品開發為導向,以城區為核心,以交通為紐帶,巫溪構建了“一心一軸兩翼三環”全域旅游發展格局。
其中,“一心”即逍遙巫溪集散服務中心,以縣城為中心,柏楊河為紐帶,以大寧古城、柏楊河景區為支撐,打造縣域文化和旅游服務核心;“一軸”即大寧河人文歷史發展主軸,以大寧河主河段為紐帶,以巫溪至陜西鎮坪的交通干線和即將建成通車的巫鎮高速為主通道,形成溪峽風光游憩走廊及歷史文化體驗主軸;“兩翼”分別是泛紅池壩片區康體度假西翼和泛神農架片區戶外探險東翼。西翼將以紅池壩為中心,打造高山運動旅游、康養度假。東翼以通城鎮為核心,打造旅游觀光、紅色文化體驗和戶外運動探險研學,形成大三峽區際旅游環線關鍵通道;“三環”則分別是全域旅游大環線、西部康體度假環線和東部戶外探險環線。
擦亮紅池壩等核心景區“金字招牌”
4月底的紅池壩景區,剛剛送走一場春雪,眼下又將迎來10萬畝高山杜鵑盛放,每年四五月,粉紅的杜鵑將如地毯般覆蓋整個山巒。
紅池壩景區是巫溪旅游的“金字招牌”,景區內有中國南方最大的高山草場,每年積雪時間長達120余天,有夏冰洞、西流溪等奇特景觀,在秦巴山區和三峽庫區旅游景區中獨一無二。
《意見》明確指出,將紅池壩景區、大寧古城、寧廠古鎮等核心景區打造成精品景區、精品景點。
立足資源優勢和康體、康養度假功能,紅池壩景區將完成民居改造、度假小鎮和滑雪度假村建設,盤活現有資產,豐富旅游業態,到2026年,紅池壩景區將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或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國家級滑雪旅游度假地,基本建成全國知名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中國南方高山體育訓練基地和冰雪產業基地。
寧廠古鎮是第五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也是巫文化的發源地,至今仍留存有清乾隆時期的鹽大使署舊址、大寧鹽廠公署,以及大量鹽廠生產、生活遺址和穿行于崇山峻嶺中的古鹽道。
“保護好寧廠古鎮內的文物點是當前的首要任務。”巫溪縣文旅委主任段家寧介紹,經過國家文物局立項統一,今年巫溪將先期對秦家老屋遺址、供銷社舊址、鹽工俱樂部3處文物點進行保護修繕,余下的8處文物點已啟動前期規劃設計工作。未來,對于寧廠古鎮的保護與開發,將圍繞“世界鹽都”定位,以巫鹽文化為核心,全方位修繕保護,完善基礎設施,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形成研學、創作、沉浸式體驗高端旅游目的地。
近日,巫溪大寧古城入選重慶第二批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成為“夜重慶”的代表之一。據了解,大寧古城將立足“游客集散+古城標桿”業態功能定位,不斷完善配套服務設施,打造吃住行游購娛業態中心,到2026年,將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建成渝東北古城文旅產業轉型典范。
通過以“一壩(紅池壩)”為引爆點,“兩古(大寧古城、寧廠古鎮)”為重點,“四個4A級景區(靈巫洞、柏楊河、妙峽云臺峰、蘭英大峽谷)”為支撐,“一批3A級景區”為基礎,巫溪將推動形成“點線面”有機統一、互促共進的全域旅游發展態勢。
鏈接>>>
積極探索文旅“破圈”
巫咸文化今年將登上騰訊手游
今年暑假期間,由騰訊公司牽手巫溪文旅聯合打造的手游《妄想山海》靈山巫溪版本擬正式上線。這也意味著巫溪積極探索文旅“破圈”在“旅游+”的多產業融合上邁出重要一步。 據了解,《妄想山海》是由騰訊游戲代理的山海經題材手游,巫溪靈山版本將對巫溪豐富的文旅資源進行數字化建模,并結合游戲內豐富的表現形式對巫溪非遺文化進行科普與弘揚,以年輕人喜歡的方式講述巫溪故事,發掘巫溪不同的美。此外,《妄想山海》還計劃與紅池壩景區共同打造主題民宿,力爭在今年夏季投入使用。
“旅游+互聯網”的跨界融合,是巫溪全面延伸旅游消費和產業鏈條,深入推進“旅游+”多產業融合的有效嘗試。巫溪縣文旅委主任段家寧介紹,該縣將通過游戲、動漫、影視、音樂等多種方式,講好巫溪文化故事,做好景區內容賦能和文化擴展,提高巫溪文旅產業發展水平。
4月初,電影《陰條嶺》正式開機拍攝,這部電影的靈感來自于導演兩年前在陰條嶺的一次采風,他將在當地搜集的護林員恪盡職守的故事,結合陰條嶺獨特的地理風貌,改編成了電影《陰條嶺》。此外,另一部以巫溪網紅景點蘭英天路為背景的電影也正在前期采風中。這些以巫溪的美麗山水為取景地的電影,未來將吸引不少游客因“劇”而來。
據介紹,巫溪將圍繞“一產圍繞旅游調結構、二產圍繞旅游抓轉型、三產圍繞旅游強服務”,探索旅游與文化、農業、林業、工業、商貿、體育、科教等行業深度融合,實施一批文旅融創項目,大力發展休閑農業、景觀農業、體驗農業,建設一批森林康養基地、戶外拓展體驗基地,開發一批工業旅游產品,打造一批有創意、有特色、有文化的特色旅游商品,持續舉辦一批品牌活動,有針對性開設研學旅游,不斷豐富“旅游+”業態,推進全域旅游發展。
數讀>>>
到2026年
力爭成功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
◎形成“1+5+10+N”景區矩陣(即創成1個國家5A級旅游景區或國家級旅游度假區、5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10個國家3A級旅游景區)年接待游客量突破180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達到100億元,旅游業增加值占本地GDP比重10%以上,旅游業初步成為全縣第一支柱產業。
◎到2035年,國家5A級景區或國家級旅游度假區達到2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達到10個、國家3A級旅游景區達到20個;實現年接待游客量300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達到200億元,全面建成“長江三峽旅游新高地”。(張亞飛 劉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