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運站消失爭議上熱搜
【資料圖】
據中國新聞周刊報道,近期不少城市的公路客運站陷入虧損關停風潮。數據顯示,全國公路營業性客運量自2012年達到頂峰的355.7億人次后每年下降,2021年只有50億人次。今年開年以來,??谄嚃|站、湛江汽車南、漢口北客運中心站等多個車站接連宣布停運。近10年來,我國客運站相關企業每年新注冊量呈下降趨勢,近3年急劇減少。未來,“公交化”和定制客運將成為客運企業探索新模式。3月23日,微博話題#客運站要消失了嗎#登上熱搜,累計閱讀量1.7億次。有網民認為,“距離近地方坐客車方便”“不是每個縣城都有高鐵”,也有網民認為,“遠了有高鐵、飛機,近了有網約車、私家車,客運站存在的意義確實不大。”
行業要聞
據環球時報報道,近期,外貿復蘇回暖趨勢向好,碼頭空箱的堆存量已明顯減少,同時大量船只停泊在中國附近。業內人士分析,大量空箱在我國港口蓄勢待發,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國際市場依然看好我國下一階段出口能力。
各地速報
3月22日,《上海市浦東新區促進無駕駛人智能網聯汽車創新應用規定實施細則》正式發布,為企業開展無駕駛人智能網聯汽車創新應用活動提供了具體操作指引。
近日,南京10家網約車平臺簽署行業自律公約,有嚴重或多次不良服務記錄的網約車司機可能面臨全網封禁。
廈門打造城市公交綜合智慧系統,BRT車輛無需踩剎車,到站前可自動減速;與前方車輛距離過近,后車主動減速,前方車輛出現急剎,后車能啟動防碰撞功能。
近日,廣州港啟動集拼進口拆箱全新監管操作模式,進口集裝箱貨物到港后先拆箱入倉,再逐票申報放行提離,不會相互影響,有效提升物流時效、降低成本。
境外縱覽
近日,配送管理平臺供應商FarEye發布了“關注最后一英里配送”報告。研究稱,未來5年,降低每單配送成本,同時提升消費者體驗,將是“最后一英里”運營商的緊要任務。
輿說
雖有交通安全規則,有駕駛員培訓要求,可現實中“開門殺”卻屢“剎”不止。究其原因,是很多人還停留于習慣性認知,只是把這些行為看成“車德”問題,并沒有認識到一旦發生交通事故,后果嚴重,是要負法律責任的。
對于“車德”問題,不僅需要“軟”引導,更需要法律“硬”約束。有網友建議,對“無德車”就要零容忍,要像治理酒駕一樣治理“無德車”。通過完善立法、加強執法和注重宣傳三管齊下,才能培養交通參與者的規則意識。
——所謂“開門殺 ”,就是突然打開汽車車門,致使行人或車輛經過時來不及反應,發生碰撞。近日,一起“開門殺”事件致人死亡,涉事女子被判刑,引起關注。對此,浙江日報3月23日發表評論《警惕新型交通傷害“開門殺”》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