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再婚要注意事項有哪些?
1、應考慮與對方在個性,情趣、生活習慣、飲食、愛好是否相投相合
情趣愛好牽涉到性格、文化修養,與勞動愛好有關。兩個事業心都很強的人組織了家庭,雙方人品都不錯,但就是家庭生活不融洽,原因往往就在于情趣愛好,以及處理日常生活小事的沖突上。
2、要有正確的再婚動機
老人再婚原因或為孤獨冷寂,或為料理生活,或為改善條件等等,孰是孰非,因各人情況不同,很難評說。但是,思想感情的一致,應當是重要條件。
當然,對婚后的家務勞動、經濟關系、住房總是也應慎重考慮。但如果單純考慮經濟、住房家務,就有失偏頗,本末倒置了。個別老人為解決子女的結婚用房,不惜犧牲自己的晚年幸福,草率地與他人結合,更不可取。
3、應充分考慮對方的經濟條件
家庭生活離不開經濟。老人在擇偶再婚時,不僅要了解對方的經濟收入情況,還要了解對方的經濟收入情況的安排,全面分析衡量。現實生活也證實:了解清楚對方的經濟情況,如實地告知自己的經濟情況,是牢固地建立、維系家庭諸關系的基礎之一。
老年人再婚的利與弊
婚姻是一種法律關系,締結這種關系是十分嚴肅的,雙方都應考慮組織家庭的條件是否具備,性格是否協和,經濟能否獨立,愛好是否排斥不融等。注意了這幾點,對日后夫妻生活的和諧融洽,就有了先天的健康基因,婚后的調適也更容易了。
老年人再婚的益處 通過與老人們的交談,筆者發現,他們希望有一個“伴”陪伴著自己走完人生的路,他們渴盼安穩、幸福的晚年生活,并希望得到孩子們的支持與祝福。 老年人再婚的益處 通過與老人們的交談,筆者發現,他們希望有一個“伴”陪伴著自己走完人生的路,他們渴盼安穩、幸福的晚年生活,并希望得到孩子們的支持與祝福。受調查者中,已經再婚的老人大多表現得精神煥發。患病率較低;而因子女干涉未能再婚的老人則很孤獨,精神壓抑、萎靡不振,容易患病。實際上,再婚老人對性生活的要求只占一小部分,他們要再婚的真正原因是想找個“伴”,互相照顧,這樣有利于健康,可延緩衰老,減少癡呆。這些都是子女所無法替代的。俗話說“少是夫妻老來伴”,現在有多少子女成人后能和父母住在一起、長年累月陪伴在父母身邊呢?老年人再婚不僅是為了給自己找幸福,也是為了給子女減輕負擔。老人再婚面臨的問題 首先,重新組合的婚姻必須面對房子、財產、子女、生活習慣、文化素養等多方面的相互磨合問題。男女方的思維差異極大,怕承擔責任;女方則想輕松瀟灑,不當保姆,還要考慮如何照顧原先的子女;雙方各自的子女也會考慮如何繼承財產、如何贍養老人等問題。其次,老年人再婚時理性大于激情,再婚老人為情愛付出自己的一切的意志已不像年輕時那么堅定,重組的夫妻關系十分脆弱。雙方都希望對方能適應自己、照顧自己而又不占有自己的財產。例如、生活上要AA制的要求,再婚的女士想進入知冷知熱的賢慧妻子角色也比較難。于是,非婚同居成了老年人解決晚年情感生活的選擇方式之一。和則聚,不和則分,重組的事實婚姻成了雙方釋放情感的“臨時驛站”。目前,老年人非婚同居的現象比較嚴重,雖然社會對此現象表現出寬容的態度,但在傳統觀念較重的非婚同居老人中,男性尚顯得稍輕松些,女性則對自己以不被法律保護的角色進入新的“家庭”懷有較多的顧慮,尤其是雙方年齡差距較大者。在這樣的事實婚姻中,有獨立經濟能力的女士可以不考慮對方的財產和經濟收入,卻必須考慮其健康狀況。如果這樣的婚姻生活沒走多遠,男士便先行而去,沒有了年齡資本的女士將如何面對今后的生活?就算身邊有孝順的子女,她們也往往不能坦然處之,羞于還家,最終成了為獲得夕陽愛情犧牲自我、居無定所的孤老太太。同樣,年老的男士如果與有獨立收入的女士相處,不自覺中會有點自卑,怕駕馭不了對方,心理上有畏懼感。并且,由于生理特點的差異,男士擇偶時總是愿意選擇社會地位、收入、年齡等比自己低的女士,使有些利用婚姻做跳板的居心不良者,借此騙了老年男士的錢財,最終使得老年男士“人財兩空”。“轉弊為利”的幾點啟示 ①婚前要加強了解、性格、愛好、文化素養、經濟狀況以及家庭成員(尤其是子女)對老年人再婚的態度,做到心中有數。②明確權利和義務。③要實行財產公證,以免婚后發生財產糾紛。④要履行法律結婚手續,才是合法的夫妻,才能受到法律保護。男女雙方如果不能在一定的感情基礎上對以上各項達成共識和理解,匆忙行事、勉強結合,日后一旦水火不容,會給自己增添許多煩惱,使自己陷入進退維谷的境地。此外,再婚后要注意互敬互愛,求大同、存小異,避免把現配偶與原配偶做過多的比較。這些都有益于再婚后共筑“愛巢”、使再婚如同初婚一樣幸福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