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在浦東新區濱江森林公園段黃浦江防汛大堤地下20米深處,伴隨著“滬馳號”國產大直徑盾構機的轟鳴聲,滬蘇通鐵路太倉至四團段吳淞口長江隧道右線盾構施工成功穿越黃浦江防汛大堤,標志著該隧道右線盾構施工正式進入黃浦江及長江水域段,工程建設取得階段性進展。
吳淞口長江隧道是滬蘇通鐵路太倉至四團段控制性工程,位于浦東新區、寶山區內,下穿長江口及黃浦江,為雙洞單線水底隧道,線路總長度7.275公里。隧道采用明挖法與盾構法施工,是中國第一條穿越長江和黃浦江的鐵路隧道,中國第一條軟土地區盾構法客貨共線鐵路隧道,中國第一條全封閉內襯盾構法隧道。
此次穿越的是吳淞口黃浦江東岸防汛大堤,為一線防洪堤,堤防采用充泥管袋斜坡式結構,堤寬約80米。穿越范圍內砂土及粉土較厚,地層土質敏感,對于切削直徑達10.69米的大直徑盾構施工而言,要將沉降范圍控制在“毫米級”是一次不小的挑戰。
為確保順利穿越,項目建設方提前編制審查專項保護方案,落實落細專項安全技術交底,優化盾構機各項參數配置,全程做好精細化施工管理,將盾構施工豎向位移控制在5毫米以內,安全成功地穿越了黃浦江防汛大堤。
滬蘇通鐵路太倉至四團段位于蘇南和上海沿江、沿海地區,北起滬蘇通鐵路太倉站,南接上海市浦東鐵路四團站,途經江蘇省蘇州市所轄的太倉市及上海市嘉定區、寶山區、浦東新區和奉賢區。線路全長111.8公里,設計時速200公里,全線設太倉、徐行、上海寶山、外高橋、上海東、四團站,預留曹路站、惠南站。該項目采用客貨共線的運輸組織模式,其中江蘇省境內長7.3公里,上海市境內長104.5公里,工程的先行段已于2019年底開工建設。
滬通鐵路太倉至四團段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沿海鐵路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滬漢蓉通道和京滬鐵路的輔助通道,主要承擔上海、蘇南與蘇北地區城際旅客交流,同時兼顧貨物運輸功能。建成通車后將進一步擴充上海樞紐線路和客站能力,將浦東納入全國高鐵網路中,對推進長江經濟帶海鐵聯運發展、貫徹落實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服務國計民生等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