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6月30日,青島膠州灣第二海底隧道工程舉行盾構始發儀式,服務隧道“國信號”盾構機率先開啟穿海之旅。該隧道由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鐵大橋院)勘察、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鐵四院)設計、中鐵十四局施工,標志著膠州灣第二海底隧道工程建設正式進入了新階段。
膠州灣第二海底隧道工程連接青島主城區與西海岸新區,是聯系膠州灣兩岸東西藍色經濟區的重要快速貨運及客運通道,工程主線全長約17.5公里,其中主隧道長約14.4公里,采用“兩條主線隧道+中間服務隧道”的布置方式,是世界隧道建設史上海底隧道建設規模最大、海底公路隧道長度最長的重大工程,隧道施工復雜程度極高。根據地質條件與建設環境的不同,該隧道設計采用鉆爆、盾構組合工法穿越膠州灣。為滿足大交通量特長海底隧道的防災救援、運營通風和運營期間的隧道養護維修需要,海域段兩主線隧道之間設置服務隧道。
膠州灣第二海底隧道地質復雜,穿越多處破碎帶和上軟下硬地層,隧道將長距離在硬巖掘進,最大水壓達到0.96兆帕,盾構機將在海中接收及洞內拆解。服務隧道進行先期“探路”施工,是一個極具風險和挑戰的工程項目。
本次始發的“國信號”盾構機開挖直徑8.18米,主機總長180米,總重1686噸。服務隧道內徑7.0米、外徑7.7米,根據工程建設條件和項目特點,設計采用高強高抗滲性的鋼筋鋼纖維混凝土管片,并通過預制箱涵特殊設計,首次在8米級盾構內實現下部結構同步施工,為工程安全高效的建設提供了技術保障。
據了解,青島膠州灣第二海底隧道是支撐青島以環膠州灣區域為中心、以膠州灣東西兩翼為新增長極的“一帶、五區、多支撐點”的藍色經濟區發展總體格局的重要基礎交通設施,是青島市中心城區“七橫九縱”高快速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隧道的建設對于優化城市空間結構、加強膠州灣東西兩岸交通聯系、促進同城同質化發展、緩解跨灣通道交通壓力等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