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耶魯大學法學院退出U.S. News排名
(相關資料圖)
近日,美國耶魯大學法學院以“排名方法存在缺陷”為由,宣布退出U.S. News,即《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的大學排名。
自上周以來,美國Top 14法學院中的9所,相繼宣布退出U.S. News排名,也將不再為排名提供內部數據。美國《紐約時報》報道稱,這可能是大學排名行業迄今為止面臨的最大挑戰。
幾十年來,許多學校一直對U.S. News的排名系統提出批評,認為這一排名不可靠,扭曲了教育的重點。
宣布退榜后,耶魯大學法學院院長希瑟?格肯在學院官網中公開表示,U.S. News的排名“存在嚴重缺陷”——不僅阻礙了那些支持公益事業、支持基于需求的資助、歡迎工薪階層學生進入這一職業的項目,還破壞了法律職業的核心承諾。U.S. News的排名帶有“誤導”模式,甚至直接阻礙了法律職業的進步。
此外,U.S. News的排名還阻礙了法學院錄取和援助那些出身寒微的學生。
一所法學院總排名的20%來自英語考試成績和平均學分績點,這給學校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許多有前途的學生被忽視,尤其是那些負擔不起昂貴的備考課程的學生。
而另一邊,U.S. News的執行董事長兼首席執行長埃里克?格特勒也對此作出回應:“我們將繼續履行我們的新聞使命,確保學生能依靠最優質、最準確的信息來做決定。”
排名只是參考材料之一,切勿盲從
2022年9月,哥大提交夸大數據一事曝光之后,在U.S. News 2022至2023年度全美最佳大學排名榜中由上屆排名第2猛跌至第18名。這引發了大眾對榜單真實性的討論。
里德學院前校長科林·戴弗(Colin Diver)在此事件后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似乎大多數學校都害怕排名下降,這種恐懼不無道理。學術研究一致表明,排名的顯著下降與次年的申請人數減少存在相關性。正如一位大學校長曾經告訴我的那樣,“我討厭排名,但單邊裁軍無異于自殺。”
這些排名依賴于各種各樣的“學生擇優錄取”標準,比如入學的標準化考試成績,對一些研究生院來說,還有學校的錄取率。這些排名鼓勵招生辦公室更看重考試成績,擴大具有約束力的提前錄取決定招生名額,大幅增加基于成績(而不是基于需求)的補助金額——這些做法有利于較富裕的申請人,往往以犧牲低收入的同齡人為代價。
U.S. News采用的“結果”衡量標準,如總體畢業率,或對研究生院而言是畢業生就業上的成功,進一步鼓勵學校錄取那些本就有望成功的申請人。盡管許多學校希望鼓勵更多學生從事公共服務工作,但在這個目標上的成功很可能會讓它們在U.S. News的評級系統中丟分,因為公共服務工作的工資相對較低。
一些教育工作者表示,盡管U.S. News的排名存在種種缺陷,但它仍是衡量學校表現的最佳標準。但我希望許多其他人將公開承認,是摒棄這一排名的時候了。
隨著排名靠后的學校不再認真對待排名,申請者以后可以從指南書、政府數據庫,以及學校的網站挖掘信息,自由地制定自己的優秀標準。換句話說,申請讀本科和法學院的學生需要自己做功課,而不是依賴一本雜志為他們做功課。
不少評論認為,U.S. News大學排名的評判并不客觀。比如像普林斯頓大學這樣久負盛名的學校,總是不可避免地獲得更高的排名。大學管理者在對同行排名時,缺少客觀的衡量標準來評估衡量,排名極大可能會被“名校光環”所影響。
而缺乏聲望和歷史的規模較小的學校,總是會在同行評估調查中表現不佳,即使它們在特定的研究領域具有極強的專業度和教學能力。但這些學校并不是“名牌”,以至于排名下降。
“因此,有些學校沒法承擔不參與排名的風險。但對于那些處于排名頂端的學校來說,風險可能更小。所以,也許正如耶魯大學法學院院長希瑟·格肯所說,‘現在是時候邁出這一步了’。”
關鍵詞: 大學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