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姜波 張麗霞 記者 尹曉軍)近日,由甘肅衛生職業學院251名師生組成的8支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分隊,奔赴甘肅省內天祝縣、文縣、渭源縣等10余個鄉鎮,通過“專業+”融合打造多元實踐場景,實現從“點上開花”到“全域覆蓋”的跨越。
學生為當地群眾義診。羅培哲 攝
此次活動,各學院充分發揮專業優勢,打造“一院一特色”精準服務模式——護理學院聚焦健康照護與養老服務;口腔醫學院學生在福利院提供“一對一”口腔檢查;中醫學院師生“把診室搬進村”……“老爺爺腰疼緩解后的點贊,讓我讀懂了大醫精誠。”中醫學院學生史永琦說。
在天祝藏族自治縣抓喜秀龍鎮,師生將健康義診與文化匯演結合,為村民提供甲狀腺超聲檢查、血糖檢測等專業服務,獻上《阿拉羌色》《青花瓷》等融合多民族風情的節目,受到了牧民的歡迎。
師生給學生示范講解應急知識等。羅培哲 攝
在文縣梨坪鎮,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團隊解鎖“心理+助農”新路徑,通過“心靈奇旅”游園會為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服務,同時化身網絡主播,助力當地辣椒特產銷售。
藥學院師生深入渭源縣元古堆村,構建“種植指導—加工調研—文化傳播”全鏈條服務模式,“中草藥田里的每一株幼苗,都藏著傳統與現代的對話。”藥學院學生牛竣感慨萬分。
藥學院師生調研中醫藥產業。學院供圖
據介紹,今年該校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更加注重實效。藥學院與當地企業達成合作意向,計劃派駐專業教師定期指導中藥材種植技術;科學技術處完成的“農村老年群體心理健康狀況”調研報告,將提交當地衛生部門參考;護理學院整理的“智慧養老”需求清單,為企業研發適老化設備提供了依據……
這場暑期實踐活動與思政教育深度融合,成為一堂生動的“就業引導課”。“基層不是就業的‘備選項’,而是青年成長的‘必修課’。”2025屆畢業生輔導員張譽馨說,學生們在實踐中對于就業也有了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