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春寒怎么預防?
1、大水漫灌。在當天極限最低溫度到來前4-5小時開始大水漫灌澆地,水產生熱量防寒。
2、噴水。事先在支柱上安裝噴灌設施,在當天極限最低溫度到來前4-5小時開始噴水。
3、煙霧。需要審批,防止山火。火堆要適當密集、不需要明火。遇到有風天氣要在上風頭點煙,最好把草葉放到鐵桶里,一定要注意防火。在當天極限最低溫度到來前4-5小時開始點煙霧。
4、防寒布或塑料覆蓋。用無紡布或舊塑料覆蓋。
5、提前幾天噴施“碧護、蕓苔素內脂、味丸君+活力酵素、植物抗寒結凍劑、氨基寡糖素或S誘抗劑”等植物生長調節劑有一定作用。使用沒有用過的調節劑等防寒,一定要經過試驗后使用。
6、培養壯株。秋季控制氮肥和澆水,噴施磷酸二氫鉀增強枝條的抗寒能力。
7、在果樹根部進行有機質物質覆蓋延緩返青萌發。
8、建園時,不要選擇高山低谷易遭受倒春寒危害地帶。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多種措施同時使用,把倒春寒的損失降到最低水平。
倒春寒容易引發哪些疾病?
呼吸道疾病
早春氣候寒冷,氣溫多變,老人、小孩、抵抗力較低的人難以適應,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會受到直接影響,細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可乘虛而入,最先出現的癥狀在氣路,是呼吸過程中冷空氣刺激氣路上部,引起鼻、咽喉、氣管等氣路黏膜收縮,黏膜長時間收縮會引起局部缺血、缺氧,使黏膜發生腫脹、滲出,從而出現鼻塞、流鼻涕、打噴嚏、咽喉發癢或疼痛、咳嗽等癥狀。資料表明,在冬春交替的季節,麻疹、流感、哮喘、氣管炎等呼吸系統傳染病的發病率,遠高于其他季節。
風濕性疾病
春寒料峭,年老體弱或過早減衣者,在早晚寒冷時外出、鍛煉,或接觸冷水冷物,極易感受風寒而發病。特別是一些愛美的年輕姑娘早早就穿起了五顏六色的裙子。但女性膝關節對冷空氣刺激較為敏感,遭受冷空氣襲擊以后,關節局部容易出現麻木、酸痛等癥狀,久而久之,容易發生風濕性關節炎。
心腦血管疾病
“倒春寒”來襲對于患有心腦血管疾病人群有一定影響,心腦血管病發病增加。老年人身體調節能力較差,其循環系統很容易受到倒春寒的刺激,不能適應這種變化,可能發生血壓突然升高、腦梗塞、腦出血或心肌梗死等情況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