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甘肅省平涼市文旅市場展現強勁復蘇態勢,7天接待游客61.46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4.63億元,分別較2022年同期增長39%和48.75%。
(資料圖)
日益完善的交通路網成為平涼旅游產業恢復發展的強勁引擎。近年來,平涼市搶抓新一輪西部大開發、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脫貧攻堅等重大機遇,扎實推進交通提升建設和交通脫貧攻堅,著力暢通主動脈,疏通毛細血管,公路交通瓶頸制約得到了根本性扭轉。“十三五”以來,平涼累計完成交通投資突破400億元,重大交通項目數量、建設里程、投資規模均創歷史新高。
農村客運“一定五不定”
近年來,平涼市交通運輸系統搶先抓早、主動作為,推動高等級公路建設實現歷史性突破,連通東西、縱貫南北的“兩橫三縱”高速公路網成形;新增華亭、莊浪2個縣(市)通高速公路,“縣縣通高速”比例由“十三五”前的42.9%提高到71.4%。
“十三五”期,平涼干線公路通行能力大幅提升,平涼通往陜西彬州、寧夏西吉、甘肅秦安等周邊地區的通道進一步暢通。全市普通國道新增二級及以上公路180公里、普通省道新增三級及以上公路235公里。
農村公路建設由“村村通”向“組組通”穩步邁進,農村群眾實現了出門有路、抬腳上車。近年來,平涼大力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實施縣鄉道改造210公里、建制村通暢工程825公里,硬化自然村組道路3112公里,全市1472個建制村實現了100%通硬化路、具備條件的自然村79%通硬化路。
平涼工業園區綜合物流服務中心、道路運輸應急救援指揮中心、莊浪汽車站等建成投用,平涼汽車西站完成改擴建;在全省率先探索開展了定經營區域,不定線路、不定班次、不定站點、不定時間、不定票價的“一定五不定”農村客運經營模式,全市新增客運班線108條,鄉鎮通班車率、建制村通客車率均達100%。
圍繞資金短缺問題,平涼市交通運輸系統堅持多元化融資,率先在全市基礎設施領域推行PPP項目和施工總承包EPC模式,開工建設了靈華高速公路;采取“專項債券+農發基金”模式,實施了平華一級公路項目。
今年縣縣通高速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為今后一個時期的交通運輸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平涼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曉彤表示,全市交通運輸系統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堅決履行開路先鋒職責使命,為加快建設綠色開放興業安寧幸福新平涼貢獻交通力量。
平涼交通運輸部門將始終把重大項目建設作為推動發展的有力抓手,加快建設彭大高速公路彭陽至四十里鋪段等項目,確保彭大高速公路、靈華高速公路一期工程今年建成通車,實現全市“縣縣通高速”的目標。
緊扣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平涼交通將全力抓好民生實事辦理,有力有序實施自然村組通硬化路,因地制宜謀劃鄉鎮通三級公路,大力推廣農村公路災毀保險制度,持續健全農村公路管養體制,全面推動“四好農村路”建設提質提速。
平涼交通還將積極推進城市與鄉村、定制客運與班線客運、旅游與客運、物流與客運、互聯網與運輸的全方位、深層次融合,大力發展運輸新業態新模式,著力破解客運市場萎縮、農村客運進城銜接不暢等問題,全面提升運輸服務能力和水平。
預計到2025年,平涼高等級公路通車里程將超600公里,普通國道二級及以上公路比超90%,鄉鎮通三級及以上公路比例達80%,具備條件的自然村全部通瀝青(水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