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期,江西省交投集團撫州管理中心為贛江西支特大橋安裝了主動預警監控系統和被動防撞保護裝置“雙系統”,將科技手段引入船舶碰撞橋梁隱患治理當中,對橋梁和通行船只安全提供了“雙保險”,極大地提高了橋梁全壽命周期。
贛江西支特大橋是國道主干線南昌繞城公路樂化至幽蘭段的一座特大型橋梁,全橋長4368米,現狀航道等級為Ⅱ級,通航2000噸單排雙列船隊,是江西省內河運輸最為繁忙航段。近年來,隨著內河航運事業迅速發展,船舶顯現大型化發展趨勢,橋梁被撞擊風險日趨加大。為提高橋梁管養水平,切實降低船舶撞橋風險,作為贛江西支特大橋管養單位,江西省交投集團撫州管理中心創新橋梁安全管理模式,利用科技手段,有效防范船舶碰撞橋梁事故,讓過往船民切實享受到高科技帶來的便利和安全。
主動可視化預警監控系統
防撞主動預警系統,是一項結合遙感技術、計算機應用、信息技術、軟件開發技術等多學科融合的高新技術。當船舶進入雷達探測區時,系統通過AIS、熱像儀、激光探測設備實時探測船舶的高度、位置、速度、航跡等信息,并通過人工智能算法判斷船舶是否存在超高、偏航、淌航、掉頭等危險行為,再通過“遠中近”三個距離為橋區水域船舶提供三級預警。當系統檢測到船舶出現以上危險行為,現場將通過LED預警屏、高音語音喇叭、通航預警燈和電臺VHF聯動發出預警通知,并同時錄像取證,促使其糾正駕駛行為,從而減少事故發生的概率,真正做到“智慧預警”。為更好地對橋梁進行防撞監管,撫州管理中心將主動預警系統接入養護所監控室,監控工作人員可以通過PC操作終端6個高清球機24小時在線監測,實時查看船舶通行情況、水文氣象數據和預警信息。若出現緊急情況,可快速啟動安全應急預案,調集養護人員快速處置。
被動浮動式防撞設施
被動式防撞設施其核心組件是內、外鋼圍和防撞圈,采用浮動式鋼覆復合材料,其內部結構主要由鋼板面層、鋼腹板增強體、復合材料防腐層以及耗能芯材組成。若船舶發生碰撞,以防撞圈為主要元件的柔性防撞裝置能起到緩沖吸能、減少船舶撞擊力,保護橋梁與船舶安全的作用。同時,浮動式防撞設施可以隨水位變化沿著橋墩自動升降,在各水位工況下實現對橋墩的防護。為驗證防撞設施的防護效果,該中心根據設計方案,通過Ansys LS-DYNA建立代表船舶、防撞設施的有限元模型,防撞設施設防等級按評估載重噸7000噸級取值,極限設防船舶過橋船速為3.6m/s,經過有限元的分析結果顯示在該工況下相比設防前,其峰值力削減率約為30.2%,鋼覆復合材料防撞設施充分發揮了耗能防護作用,有效地減低了船撞力,延長了撞擊時間。一旦發生撞擊事故,不僅可以有效保護橋梁,還可減輕對撞擊船舶的損傷。
據悉,這兩項黑科技裝置先后于去年12月和今年3月份投入使用,截至目前,系統已檢測通行船舶13898船次,其中超高預警35船次、偏航預警3173船次,測試效果良好。下一步,撫州管理中心將針對橋梁防撞報警裝置的數據進行分析,總結提煉經驗,進一步完善防撞系統的管理體系,用智慧保障好人民群眾幸福通途,為民眾的安全出行保駕護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