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類風濕關節炎的危害有哪些?
1、影響關節功能
類風濕關節炎急性期患者可出現關節腫痛、晨僵,影響日常生活。病程日久,尤其是未接受正規治療的患者,關節出現破壞、畸形、固定,導致患者殘疾,失去自理能力,生活質量嚴重下降。
2、系統損害
類風濕關節炎并發心、肺、眼、腎、神經系統等損害時,出現相應的臨床表現,使病情復雜化,增加醫療費用。
3、增加感染發生率
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常需使用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生物制劑等,這些藥物使用后患者可出現免疫力下降,容易繼發各類感染,影響生活質量。
4、增加死亡率
研究顯示,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的預期壽命中位數低于對照人群。感染、腎病、呼吸衰竭是導致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死亡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二、類風濕關節炎能不能徹底治愈?
不能治愈,但能延緩病情發展。目前,類風濕關節炎的治愈率大概在千分之一到三左右,大部分是不能治愈的,可以通過治療,緩解關節腫痛的癥狀、延緩關節破壞的發展。很多患者都有關節腫痛的癥狀,治療后大部分可以完全消腫、止痛。比如治療前拳頭握不起來、手不能拿東西、不能拎重物,治療后這些癥狀都會好轉。而且經過治療,患者發生骨關節破壞,出現關節炎癥、畸形的時間也會延后。主要治療藥物有三類,需要終身服藥:
1、非甾體抗炎藥
治療類風濕關節炎,非甾體抗炎藥是一線治療藥物,有消腫止痛的作用,能改善患者的癥狀。常見藥物有芬必得、扶他林等。
2、慢作用抗風濕藥
二線治療藥物是化學合成的慢作用抗風濕藥,這類藥物起效時間較慢,有控制病情發展的作用,也叫病情改善藥。包括甲氨蝶呤、羥氯喹、來氟米特、柳氮磺胺吡啶、艾拉莫德等和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激素之前認為沒有改善病情作用,但近二十年來,發現糖皮質激素有一定延緩疾病發展的作用。
3、生物制劑
生物制劑目前國內已經上市的有四大類:
①第一類是抑制腫瘤壞死因子α的制劑,如阿達木單抗注射液、注射用重組人Ⅱ型腫瘤壞死因子受體一抗體融合蛋白等;
②第二大類是白介素-6抑制劑,如托珠單抗注射液等;
③第三類是清除B細胞的利妥昔單抗注射液;
④還有一類是信號通路抑制劑,托法替尼。
99.9%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停藥以后都會復發,所以患者是要終身服藥的。
溫馨提示: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藥物有可能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副作用,如惡心、嘔吐、食欲不振、消化道出血、白細胞減少、肝腎功能損害等,有些藥還要定期檢測眼底,了解是否存在肺間質纖維化,因此,非常有必要要定期到醫院進行有關檢查,調整藥物劑量或種類,達到副作用最輕、療效最好的目的,同時,有助于提高病人的依從性,在醫生指導下正規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