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拖著行李箱的張先生剛邁出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入境大廳,手機便"嘀"聲響起——網約車司機已接單。他點開打車軟件,車牌信息實時彈出,點擊"上車點"后500米步行導航即刻生成,僅4分鐘,便精準鎖定車位上車,從下單到出發(fā)全程不足5分鐘。
當網約車緩緩停靠在C2區(qū)8號車位時,電子屏同步顯示車牌位置信息,旅客王女士僅用大約5秒便完成“車位鎖定”。從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起點到灣區(qū)旅程任意終點,因科技而變得從容。
這些無縫銜接的場景,源于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網約車服務區(qū)智能化升級。記者了解到,今年夏天,珠海市交通運輸局牽頭大橋珠海口岸運營公司(珠海創(chuàng)投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運營管理有限公司)與滴滴出行合作共建,在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負一層P1停車場重構網約車接駁體系。通過“車位號實時可視系統(tǒng)”+“人車分流動線”雙核改造,將傳統(tǒng)平均10分鐘的下單到出發(fā)耗時壓縮至5分鐘內。
該網約車服務區(qū)位于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負一層P1停車場,將原上客區(qū)由地下停車場主通道遷移至地下停車場C2、C3區(qū),特別設置58個網約車候單車位,及21個快速上客車位,通過動線分流設計,將“即停即走”與“候單停車”分區(qū),避免車輛無序停靠。當網約車停靠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后,現場LED屏同步顯示車牌號和對應車位號(如“C2區(qū)8號 粵C·D*****”),乘客可按編號精準找車。
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網約車服務區(qū)不僅追求高效,同時注重旅客的舒適體驗。現場增設了107㎡乘客等待休息區(qū),和350㎡乘客快速上車區(qū),配備空調、風扇、座椅隔離護欄、乘車提示免費Wi-Fi、充電設備等設施,讓等候時光更加舒適從容;現場還設有服務人員及志愿者提供咨詢服務,即使是不懂智能手機的旅客也能在他們的協(xié)助下輕松搭乘網約車;旅客由入境處到達乘車區(qū)之間配備自動人行電梯,行李多,也不怕。
自升級改造完成以來,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網約車服務區(qū)旅客從下單到出發(fā)平均耗時縮短至5分鐘內,滴滴出行數據顯示,口岸用車需求同比上漲45%。服務區(qū)通過人車分流設計減少人車交織安全隱患,現場擁堵情況大幅緩解,網約車上客效率和車輛出場效率均提升一倍以上。
截至2025年4月27日,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旅客突破1000萬人次,同比增長超過18.9%,刷新口岸自開通以來一年內客流破千萬人次的最快紀錄。這座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正以“流動的大灣區(qū)”之姿,見證著粵港澳大灣區(qū)融合發(fā)展加速度。此次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網約車服務區(qū)的升級,通過“智慧定位+分區(qū)管理+人性設施”三位一體,將網約車接駁效率推向“車到即走”新高度,成為大灣區(qū)跨境出行服務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