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學期開始,信男合作校上海高藤中日班開設創新課程「探研課」。
(資料圖)
「探研課」是日本高中非常重要的課程。在課堂上,學生們圍繞特定主題各抒己見,共同思考、探討沒有固定答案的問題。
「探研課」對于提升學生獨立思考、團體討論的能力都非常有益處。
同時,為了培養學生獨立留學的能力、了解中日文化差異,在「探研課」中,武本老師將向學生仔細講解日本與中國在社會要求、行為準則方面的不同之處,向學生傳達積極正面的道德觀念。
在走近「探研課」課堂前,小編先向大家提供一個日本留學真實案例,請大家認真思考并勾選自己心中認為“這些行為在日本會被如何處理”后,再繼續閱讀~
1
日本留學實例
新冠期間多名學生在日本酒店隔離,由于酒店內無人把守,所以在酒店內部互相串門,被酒店監控全程記錄。
問1:日本酒店會如何處理?
A
既然學生沒有離開酒店,就不做處理。
B
要求所有學生立刻離開酒店。
2
日本留學實例
學生們后來在日本高中的假期中,穿著校服前往當地飯店,點單了含有酒精的罐裝果汁,被多名日本路人目擊。
問2:此時日本路人會選擇怎么做?
A
學生飲酒是個人行為,無視。
B
未成年人飲酒違反法律,立刻報警。
問3:日本的高中會如何處理?
? 問題1和問題2的答案將在結尾公布
?問題3的答案將在下周公布
第一節「探研課」的課題是——
「什么是道德?什么樣的行為是道德?」
“友善”、“責任”、“尊重”、“愛護地球”……同學們紛紛將自己內心富有道德的舉動一一羅列。
在同學們的發言基礎上,武本老師將道德總結為以下四種:
道德的四種形式
道徳的品性 -
① 道德是對自己的約束。
② 道德是雙方的平衡,只取悅一方是不可取的。
③ 在團隊中也需要踐行道德(eg.行為規范、生活禮儀)。
④ 垃圾分類、保護環境、保護地球是更加廣泛的道德。
武本老師強調道,道德沒有好壞之分,但是由于國家不同、生活環境不同,在道德上會有不同的要求。
如果將道德看成對自己的約束,那么每個國家對于自由的邊界定義都是不同。日本相對于中國,其社會規范更多、更復雜,也正因為如此,日本人在對待事物時會平添一份嚴謹和刻板。
國內2年的學習生活,信男合作校上海高藤中日班不僅要幫助學生積累知識、練成流利日語,還需要培養學生獨立留學日本的能力(包含日式打掃、日式課堂規范、日式校園管理等),做好前往日本高中繼續1.5年學業的準備。
畢竟在國內學校一些可以“通融一下的小事”,在日本的高中,可能就會變成需要遭受處分的大事,甚至會將大家為了前往日本留學而做的多年努力付之東流。
END
讀完「探研課」第一節課的內容后,小伙伴們心中對于文章開頭“這些行為在日本會被如何處理”的選擇,是否產生了改變呢?
相信隨著一節一節「探研課」不斷深入,你心中的答案也會不斷調整。
問題1&問題2
問題1中,日本酒店在從監控中觀察到了學生們互相串門的情況后,要求所有學生立刻離開。
問題2中,日本的路人在發現未成年學生飲用了含有酒精的果汁后,因為未成年人飲酒違反法律,所以立刻報警。
關注我們,問題3的答案將在下周揭曉~
關鍵詞: 日本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