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年初特斯拉啟動大幅降價,到湖北推出限時特惠,車市的“降價潮”愈演愈烈。降價范圍也從新能源汽車領域卷入燃油車領域,爭搶消費者的一場“廝殺”,非常激烈。
從政府層面,湖北省聯(lián)合多家車企推出政企購車補貼,凡在湖北購買“東風系”車型,單車補貼金額最高達到9萬元,這一消息迅速傳播,湖北市場的購車熱情立即被點燃。如今,這股促消費熱潮已經蔓延到全國各地,上海、浙江、河南、四川、黑龍江、山西、云南、海南和貴州等數十個省市跟進出臺相關政策以促進汽車消費。
這一波降價潮背后原因何在?
一個是來自特斯拉比亞迪這樣新能源頭部企業(yè)的壓力。新能源已經是大勢所趨,傳統(tǒng)車企和傳統(tǒng)車型必然會面臨需求不足的問題。
第二是市場嗅覺遲鈍引發(fā)的不安。傳統(tǒng)車企已經習慣在舒適圈精耕細作,對于新能源車的紅眼廝殺感受不足,特別是原本成本較高的新能源車在不斷優(yōu)化生產流程,這就使新能源車除了潮流和技術優(yōu)勢外,又有了成本優(yōu)勢。一旦特斯拉進入20萬和10萬元以內汽車領域,傳統(tǒng)的汽車還怎么會有銷量?
最后,消費能力不足帶來的資金壓力。現在大家的消費力不足已經是事實了,再怎么鼓著勁讓大家消費也得兜里有錢才行,所以車企的銷售壓力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