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锘(Seven)
★ 2023屆華外IHP畢業生
(資料圖片)
★ 十年級入讀華外IHP
★ 現已被帝國理工學院等多所世界頂尖學府錄取
-
創校以來,華外IHP數學課室里便安放著一架電子琴,在這看似不協調的環境中,它一直安靜地偏隅一角,直至遇到了陳锘。
清晨,柔和的陽光穿過窗戶灑落一地明媚。男孩率先來到了數學課室,第一件事,卻是拉下所有的窗簾。漆黑中,他緩緩走到鋼琴前,掀起琴蓋,隨心敲奏出自由而熱烈的音符。一輪淋漓盡致的“盲彈”過后,男孩興致盎然地站起身,恢復好窗簾,坐于課桌前,開啟了今天的數學學習。
通過音樂喚起一天的學習激情,這是陳锘獨創的學習方法。男孩喜歡在黑暗中演奏,恰似他的性格,安靜低調,不顯山不露水,但若是真正走近他,你會發現,他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與熱情。除了音樂與數學,他還喜歡搗鼓機車、鉆研動漫,是一個挖不完的寶藏。
作為在公立體系成長起來的孩子,陳锘拿著725分的中考成績來到了華外,因為喜歡Mr. Evans的化學實驗室與華外IHP的學術氛圍便毅然轉讀了AP體系。三年時間,從一名不太擅長社交的稚嫩少年蛻變為一位學術優秀、全面發展、兼具團隊精神與領導力的佼佼者。
如今,陳锘即將從華外畢業,前往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學習他心愛的數學,繼續用他喜歡的方式沉淀他的成長,探索他的熱愛,攀登屬于他的山峰。
-
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2023年QS世界大學排名第6位,是英國常春藤聯盟羅素大學集團成員,又與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倫敦大學學院、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并稱為“G5超級精英大學”。
其研究水平被公認為英國大學的三甲之列,尤其以工程專業而著名。擁有大約2,800名研究人員,其中74名為皇家科學院院士,84名為皇家工程學院院士,85名為皇家醫學院院士。同時帝國理工學院過去的成員中,有14名諾貝爾獎和3名費爾茲獎得主。學生總數超過17,000人,海外學生約占1/4,近一項調查表明,帝國理工學院畢業生的起薪為英國之最。
用熱情
#鏈接更廣的世界#
我被數學所吸引,就像我被鍵盤所吸引一樣。隨意按下88個鍵的任意組合,我都能看到古怪而又出奇協調、美妙的和弦。數學為我提供了一個華麗的鍵盤,有無數的鍵。我偶然發現的每一個概念都將通向一個全新概念的世界,我思考的每一個謎題都將去往令人興奮的新謎題海洋。
初中的時候,陳锘對數學或許僅在于“擅長”二字,但來到了華外,遇到了Dr. Zhao,數學突然就像是一束光照進了他的生活,帶著他找到了自己的天賦與熱情所在。
“老師給予了我很大的探索和發揮空間”,和傳統的數學課堂相比,陳锘更喜歡IHP數學學習的輕松氛圍。“有不懂的地方可以當場提問,有不同的思考也可以互相分享,即使我總是纏著Dr. Zhao提出一些超綱的內容,她卻從未敷衍過,還會與我一起查閱資料、分析研究,我們就像朋友一樣。”Dr. Zhao的博學、耐心與真誠點燃了陳锘的熱情,讓他一頭扎進了數學的世界。
陳锘對數學的熱愛是深入到骨子里的,他喜歡純粹出于激情的學習,而從來不會把自己局限于任何教學大綱中的知識里,他會繼續挖掘,提問,深究,只是為了更好地理解一個概念。
當他對超冪運算的定義感興趣時,他會把所有的空閑時間都用來探索超冪運算在不同情況下的收斂性,一步一步地完成每一個證明。當他在做金字塔魔方群的研究時,他會超前閱讀大學的書籍,研究大量關于Coxeter結構和長度函數的論文文獻。甚至有一次,面對考試周的巨大壓力,他也不惜擠出大量的時間,廢寢忘食,只為在幾十個編曲上尋找規律和關系。
★ 陳锘與Dr. Zhao
作為看著陳锘逐漸成長起來的數學老師,Dr. Zhao認為:“陳锘的理解力、對知識的融會貫通能力,創造力,包括在學習上思考的深度與熱情,都是遠超同齡人的”。隨著對數學學習的深入,陳锘在其他的領域也開始嶄露頭角。
他一直在研究偏微分方程的解法、學習量子力學中的應用、接觸大學級別的化學,他還對編程非常感興趣,自學過Python和Java,也嘗試過自己設計游戲。
2022年,陳锘與四名同學自發組隊參加了HiMCM美國高中生數學建模競賽。在比賽里,為了更好地解答論題,他大膽創新,自己琢磨出了一套比較獨特的數據處理方法,并使用Python進行了計算機模擬。“這次比賽是我的第一次嘗試,也是我的第一份數模成果,對比起結果,我更享受過程,因為在過程中,我又通向了一個令我驚喜的全新世界,看到了很多不一樣的風景。”
去挑戰
#創造又一項記錄#
天賦固然非常重要,但我們常常忽略天賦中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即勇敢嘗試,樂于挑戰的自信與堅定。
在陳锘身上,Dr. Zhao看到了他無限的潛力與才華,因此,她從不吝嗇對陳锘的贊美,并一直鼓勵和支持他繼續往數學方向發展:
陳锘是我見過最有數學天賦的學生之一,他提到的很多問題和例子都極具啟發性,而最與眾不同的是,他敢于且樂于在數學上去挑戰自己。
我仍然記得我們的第一節課,我介紹了E-δ語言,這是很多學生都畏懼的一個知識點,盡管是陳锘,一開始也是學得略顯吃力。但第二天,他竟帶著滿滿的證明作業來到我的辦公室,試圖用E-δ語言證明每一個極限。我在攻讀博士期間,擔任過微積分、組合學和抽象代數的大學助教,檢查過許多證明,我不得不說他的作品甚至勝過了很多大學生。
在華外的幾年,陳锘參加了很多國際性的數學競賽,幾乎每一次,他都能拿到非常耀眼的成績,不斷地刷新著學校的記錄。
第十五屆丘成桐中學科學獎-數學類別全國一等獎;2022年CCL北美微積分測評金獎;2022年加州伯克利大學數學競賽個人一等獎,團隊全球前十;美國數學競賽AMC12兩次晉級AIME;HiMCM美國高中生建模大賽兩次成功參與...
向右滑動查看更多榮譽
每次比賽都并不容易,陳锘經常性要在限定的時間內完成極高難度的任務,這無疑是對腦力與體力的雙重考驗。但比起獲得榮譽,他似乎更在意競賽的過程,通過高強度的比賽,不斷突破自我、不斷拓寬對知識的深度與廣度、與同樣熱愛數學的同伴們進行多次的思想碰撞和交流,給陳锘帶來了龐大的精神滿足感,恰恰讓他樂在其中。
一路探索,一路冒險,一路成長,目前,陳锘已經完成了大學高等數學部分內容的學習,包括數學分析、線性代數、抽象代數和一些點集拓撲,也許對其他人來說,這是挑戰,但對于陳锘來說,挑戰便是他的舒適區。
在華外
#完成自我的蛻變#
★ 作為IHP樂隊的一員,陳锘還學習了貝斯
一個人的成長之路,不僅僅是身體的成長和學識的增長,更重要的是心靈的豐盈。
十一年級時,陳锘多了一個新的身份——IHP數學助教,他需要協助老師,指導學弟學妹們的作業,幫助他們解答數學難題,有時,還需要站上講臺前為大家講課。講課時,有同學聽不懂,陳锘就會變著花樣地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解釋,他從不覺得這是一個負擔,且充滿了耐心,甚至還會鉆研出新的方法幫助同學們理解解題思路。
我一直覺得我是個很幸運的人,能遇到了那么好的老師,那么好的環境,讓我得以找到我的熱愛,發掘我的特長。IHP一直強調「Other Before Self(先人后己)」的奉獻精神,所以,我也很希望能為學校貢獻一點自己的力量,盡可能地幫助到別人,那么就從我最擅長的領域開始。
目前,陳锘經營著一個數學&科學的學習小組,把對理工科感興趣的學生聚集在一起,共同討論各種學術上的問題,如:AP課程學習的內容,學術競賽的題目,甚至還有關于世界未解的數學謎題。在陳锘的努力帶動下,IHP越來越多的學生加入了這個學習小組,在校園里匯聚成了一股強而有力“學術風暴”。
在華外三年的學習時光,也寫就了陳锘的成長札記。但當把時鐘撥回三年前,陳锘的班主任Ms. Annie不由地感嘆道:
陳锘的蛻變是直觀可見的。三年前,他給我的第一印象,就跟很多喜歡安靜的人一樣,內斂害羞,低調乖巧。但當我們開始交流時,我會立即感受到他的思考、沉著與力量,只不過這種力量被他小心翼翼地收藏在自己的世界里。
我們常常鼓勵他,相信自己的優秀,大膽放開自我,多向外溝通交流,你的天賦價值連城,但更難能可貴的是,你能善用自己的天賦、才華,去影響更多的人。而他越來越成熟的標志之一,就在于他認真聽取了我們的建議并付諸了實踐。
在這三年里,陳锘不僅成為了數學助教,成為了IHP數學學習小組的領導,還成為了IHP樂隊的成員,擁有了在聚光燈下展示自己的自信。
★ 陳锘在IHP才藝秀上演奏電子琴
在IHP搭建的各種平臺中,陳锘敞開了內心,逐漸從個體走向了群體,從聆聽者轉變為了演講者、蛻變成了領導者。
陳锘正在通過自己的行動,散發著積極的影響力,為所身處的學習者社區帶去更多改變的力量,并計劃把這個力量輻射到更遠的地方。在陳锘的身上,IHP贊美與領導力的教育理念帶來的賦能與滋養在此刻描繪出了生動且具體的細節。
★ 陳锘正在為學弟學妹們講課
陳锘對數學一直保持著深厚的熱愛,也正是這樣的初心,讓他不斷突破限制自我的邊界,在不斷擴大的視野中,發出使命感和責任感,并致力于讓數學成為自己影響世界的一種方式。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陳锘的故事不可復制,但好的教育,總是能激發每一個孩子的興趣與潛能,給他們一片自由而廣闊的發展天地。
我們相信,將來,陳锘還會鏈接更廣的學科領域,接觸更多的新鮮事物,把自己對數學的天賦、熱情與使命感一路堅持下去。
文 |湯藝瑤
圖 |IHP國際高中
編輯 |湯藝瑤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