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前不久,備受矚目的福建廈門“海上世界”購物中心正式開業迎客。這處濱海新地標是整個廈門“海上世界”項目中的核心項目之一,將有效帶動廈門港口高質量發展和港城融合、港旅融合發展。廈門“海上世界”位于廈門港東渡港區郵輪母港片區,總建筑面積超100萬平方米,匯聚港口、航運、旅游、商業、文化等多元化產業和商業業態,項目整體計劃于2025年全面建成投用,屆時將成為廈門最大的城市綜合體。
廈門港是全國4個國際航運中心之一,是全國11個國際樞紐港之一,在國家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地位較高。“今年,廈門成立了廈門港口高質量發展指揮部,提出港口在全市發展大局中的地位‘只能強化、不能有任何削弱’,全面吹響了廈門港高質量發展的奮進號角。”廈門港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夏長文表示。今年1至9月,廈門港集裝箱吞吐量達到910萬標箱,同比增長1.11%。
市委書記掛帥任總指揮
港口是廈門的立市之基,是城市競爭力的底層優勢。新成立的廈門港口高質量發展指揮部以市委書記崔永輝為總指揮,組建了10個業務專班,專班人員由涉及相關業務的多部門人員組成,統籌行動、分工協作,協調解決廈門港高質量發展中的各類問題。
在廈門港集裝箱核心港區海滄港區,一些制約貨物集疏運通道優化的困難正被一一解決,港區內多個交通停車場陸續投用,集疏運體系年內將得到較大提升。廈門港口高質量發展指揮部辦公室相關負責人林云光告訴記者,海滄港區集疏運體系能在幾個月內得到快速優化和改善,指揮部在其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港口高質量發展,要求區域有更強的資源整合、突破瓶頸、優化配置能力,更加考驗我們的勇氣和智慧。”林云光說。
據悉,海滄港區原本設計年集裝箱吞吐量為800萬標箱。通過優化集疏運體系,在不建設新泊位的前提下,年集裝箱吞吐量可以提升至1000萬標箱,而通過一系列功能整合提升、智能化改造等,年集裝箱吞吐量更是有望提升到1200萬標箱以上。
推動智慧物流多場景應用
廈門港口高質量發展指揮部通過重構頂層設計、精準設立目標、加強功能布局等,促進港城融合發展。在此背景下,《廈門港口高質量發展規劃》應運而生。到2037年,廈門港將建成港口生產和設施現代化、服務國際化的世界一流港口,集裝箱年吞吐量達到2200萬標箱以上,世界港口集裝箱吞吐量排名前10。
建成全國首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自動化碼頭,完成全國首個傳統集裝箱碼頭全流程智能化改造項目,啟動5G全場景應用智慧港口商業化運營……現在的廈門港,科技創新因子持續活躍,向科技創新要效應始終是其保持高質量發展的推進器。廈門港將通過著力轉型升級、著力推動港城融合、著力智慧綠色、著力協同開放,不斷推進廈門港治理體系現代化。
接下來,廈門港將統籌規劃碼頭陸域及海上智能感知系統建設,推動智慧物流在港口碼頭、物流場站、供應鏈等多場景應用,建設港口運營、港航管理、航海保障與海事管理“信息全面感知、要素全面協同、生產全面智能、服務全程透明”的數字孿生港口,全面推進智慧港口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