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理事長威利·沃爾什(WillieWalsh)開啟其上任后的首次訪華。這也是自中國邊境開放后國際航協首個高層代表團訪華。隨著疫情防控平穩轉段,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取消旅行限制,全球迎來了民航市場的復蘇。威利·沃爾什向記者表示:“中國是極為重要的市場,擁有巨大的增長前景。得益于中國邊境的重新開放,國際航協在6月份調高了全球民航業的盈利預期。中國航空公司在國際上有良好的聲譽和遍布全球的航空網絡,我對中國國際航線的復蘇充滿信心。”
國內航班恢復趨勢穩定向上
【資料圖】
目前,全球經濟GDP增速呈現正增長趨勢。正因如此,國際航協在今年6月調整了全球民航業2023年前景展望,預計行業盈利能力將增強——今年全球民航業凈利潤預計達到98億美元,凈利潤率達1.2%,是此前預測的47億美元凈利潤的兩倍多。但由于經濟通脹壓力、油價不穩定等因素,經濟發展的增速比往年略有減緩。
從2023年我國民航市場發展趨勢可以判斷,國內航司的國內、國際航班恢復趨勢穩定向上,其中國內市場已超過2019年同期,而暑運又為中國民航日漸回暖的市場添了一把火。根據航旅縱橫的數據,7月國內航線實際執行客運航班量超過39萬班次,已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國內航線旅客運輸量近5500萬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長近12%。此外,7月國內航司出入境旅客量超過360萬人次,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53%左右。
國際航協理事長威利·沃爾什認為,中國國內的航班恢復情況非常強勁。根據國際航協的統計數據,截至7月底,中國國內航班量已經達到疫情前115%的水平,今年6月的增長數字更是達到歷史新高。
由于國際市場還未完全開放,國際市場RPK(收入客公里)只恢復到了2019年的40%。“中國民航業復蘇的關鍵點是進一步恢復國際航班,對于其他亞洲各國亦是如此。目前整個亞太區市場的國際航班恢復情況大概是2019年的80%左右。”威利·沃爾什分析,有兩個重要因素影響亞太區的民航業復蘇,第一,俄羅斯的空域管制,尤其是來自美國、歐洲的航司航班很難為中國和亞太地區的客戶提供服務;第二個影響因素則來自于空客、波音,因為在供應鏈方面的挑戰,其長途寬體客機交付都有所延遲。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中美之間的直航航線仍處低位,但給中東航司帶來更多機遇,因為兩地之間的非直航航班仍在不斷運行,目前亞洲和美國之間不少航線都會經過中東地區轉機。
多家航司數字化轉型降本增效
隨著疫情防控平穩轉段,全球民航業也出現了許多新趨勢,比如數字化轉型。不少航司正在通過數字化技術提升航司效益,推進服務提升、降本增效。
雖然疫情以來,全行業充分意識到,為客戶提供數字化服務非常重要,但不同國家和地區在數字化轉型方面并非步調一致。威利·沃爾什舉例:“假如以紙質方式提供諸多證明文件,比如疫情防控期間的疫苗相關文件,那么整個民航業的運行效率會直線下降。”
威利·沃爾什認為,如果能夠出臺統一化、標準化的制度體系,就可以簡化整個流程。這也是國際航協目前正在努力推進的一項工作。“這將不僅適用于客戶端,更能適用于與客戶直接對接的各商戶端,和服務供應商。”
實現數字化還需要注重保護旅客的信息安全。國際航協認為,通過去除個人身份信息確保數據的安全隱私,之后還可以進一步分析全球民航業趨勢,并共享研究成果。威利·沃爾什表示:“比如國際航線的產品顛簸感知平臺項目,可以借助飛機上的傳感器,實現全自動化數據傳輸,及時為飛機安全運行提供更好的信息和參考。安全相關的信息數據分享及自動傳輸,可以確保旅客和飛行的安全及改善旅客的服務和體驗。”
兩大飛機制造商調整預期
從空客、波音公司近期公布的半年報和預測數據,也可以看出全球兩大飛機制造商在產能提升及新飛機交付等諸多方面的樂觀態度。
7月27日,空客發布了一份截至今年6月30日綜合財務業績。數據顯示,空客今年上半年綜合收入達到277億歐元,較去年同期的248億歐元實現了11%增幅。其中,二季度營收為159億歐元,同比增長24%,高于市場預期;歸母凈利潤為10.6億歐元,同比增長55.43%。
在訂單量方面,空客上半年民用飛機共獲得1080架訂單,而2022年同期的訂單為442架。“2023年上半年,我們的業務在依然復雜的運營環境中取得了良好進展。我們的民用飛機需求強勁,巴黎航展上宣布的超過800架訂單證明了這一點。航空公司對業務增長和機隊更換的需求推動其向更具燃油效率的機隊進行投資。”空中客車首席執行官傅里表示,“基于公司上半年的表現,我們維持2023年的指導方針。”
空客日前發布最新全球市場預測,到2042年,中國將需要超過9440架全新客機與貨機,占全球同期新飛機需求總量的23%。未來20年,中國的航空客運量年均增長率將達到5.2%,全球將需要超過40850架新飛機。
當下空客新交付至中國的客機及貨機將涵蓋8020架以A220和A320系列飛機為代表的單通道飛機,以及1420架以A330neo和A350飛機為代表的寬體飛機。其中約75%的新飛機將用于市場增長,25%的新飛機將用于替換目前在役的飛機。
記者注意到,今年波音與空客對全球民航市場未來20年的預測,不約而同調低了寬體客機的需求,更加看好窄體機。波音民機集團大中華區市場營銷部總經理蔣耘告訴記者,20年后窄體機機隊會多出8000多架飛機。“考慮航空公司提升生產率,飛機作為資產的日利用率提高,平均客座率也上升了,所以我們的預測是在75%左右。”另外由于遠程國際長航線在中國市場還沒有完全恢復,也降低了波音對寬體機在中國市場需求的預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