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隨著纜索吊將長13.6米、寬36米、高6.5米、重約292.149噸的鋼桁梁精準吊裝至北盤江上空,安盤高速天門特大橋正式邁入主橋上部結構鋼桁梁吊裝階段。
天門特大橋全長1553米,橫跨北盤江峽谷,為主跨820米單跨鋼桁梁懸索橋,是安盤高速全線重難點工程之一。大橋主塔塔高近200米,采用鋼筋混凝土門式結構。大橋橋面至河面高度為560米,是目前世界第三高橋,同時也是世界最高雙向6車道鋼桁梁懸索橋。全橋鋼桁梁采用板桁組合結構的鋼桁加勁梁,由主桁、橫桁、橋面板、下平聯等組成,全橋共61個鋼桁梁吊裝節段,約75萬套高栓,鋼桁梁總重約1.8萬噸。
【資料圖】
空中轉體上演鋼桁梁“華爾茲”
此次吊裝的安順岸J1鋼桁梁節段,由兩臺200噸級6軸線模塊車移梁臺車運輸,沿主線路基及盤州岸引橋精準運抵12號主塔橋面起吊平臺。為確保鋼桁梁從吊運姿態平穩轉換至安裝姿態,施工團隊需在高空完成90度轉體,技術難度大、安全風險高。
項目部采用四點起吊旋轉吊具系統,在操作人員精準調控下,重達數百噸的鋼桁梁以每分鐘18度的勻速平穩旋轉,僅用5分鐘便完成高精度定位。轉體過程全程依托纜索吊智能監測系統,實時反饋數據,實現動態糾偏,確保轉體過程如“華爾茲”般優雅流暢。
智慧纜索吊護航鋼桁梁“云端穿行”
天門特大橋鋼桁梁吊裝順序總體為從跨中分別依次向兩岸主塔方向對稱吊裝,最后在兩岸塔前蕩移架設合龍段鋼桁梁。鋼桁梁單側整體起吊運輸千米,單節段最重達260噸,吊裝重量大,并且安順岸鋼桁梁需纜索吊爬坡吊運至待安裝位置,對纜索吊性能要求極高。
項目部以“智能建造”賦能橋梁建設,采用中鐵廣州局與柳州黔橋技術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纜索吊裝智能系統,融合北斗定位、物聯網與自動控制技術,實現測控一體、數據共享。將跑車停放與行走精度、吊點高程誤差嚴格控制在10厘米以內,精準護航鋼桁梁“云端穿行”。
鋼桁梁拼裝場鑄就“毫米級”精度
鋼桁梁首件吊裝的順利完成為后續鋼桁梁吊裝施工開了個好頭。在天門服務區鋼桁梁拼裝場,工人們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后續節段的拼裝作業。
天門特大橋鋼桁梁拼裝場設置加勁梁拼裝區、橋面板拼裝區和運梁通道,設有兩條加勁梁生產線和兩條橋面板生產線,按照2條軸線布置,各用一套龍門吊軌道系統,能夠充分滿足項目鋼桁梁拼裝精度要求。
為確保鋼桁梁拼裝精度,項目部聯合駐地辦監理及第三方檢測單位,組織開展鋼桁梁橋面板拼裝焊接工藝專項技能考核,確保鋼桁梁質量受控。
目前,該橋21節段鋼桁梁已經完成拼裝,準備迎接后續吊裝工作。下一步,項目將嚴守安全與質量關,全力推進鋼桁梁吊裝工作,穩步實現主橋合龍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