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9月1日,由四川省清潔能源汽車產業協會牽頭,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大學、四川省機動車排污監控中心聯合承擔的四川省科技計劃重點研發項目《在用壓縮天然氣汽車減排凈化重大技術和裝置研究及應用》通過四川省科技廳驗收。這一成果標志著四川省在用壓縮天然氣汽車尾氣凈化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將為交通運輸領域“雙碳”目標推進提供科技助力。
天然氣汽車是我國支持推廣使用的清潔能源汽車,具備清潔、經濟等特性。此前,受限于技術瓶頸,部分汽油車改裝壓縮天然氣汽車后,未完全燃燒的天然氣導致的車輛尾氣氮氧化物(NOx)排放尚未得到徹底解決。為解決這一問題,四川省清潔能源汽車產業協會聯合多家單位歷經兩年技術攻關,通過晶粒尺寸精準調控、疏水性改性載體開發、貴金屬高分散穩定等多種技術,成功研發出不同稀土材料配方、可高效分解尾氣中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和碳氫化合物(HC)的高性能低貴金屬雙燃料催化劑和高效凈化控制裝置,有效解決了排放控制的行業痛點。高效凈化控制裝置實現智能化控制系統創新突破,確保催化劑始終處于最佳凈化狀態,實現污染物高效轉化。
據了解,該項目完成研究文獻3篇,申請專利4項,其中包含發明專利3項,已獲授權發明專利1項,新型實用專利1項。項目在成都、綿陽等四地的50輛雙燃料車示范應用中,超標車輛的尾氣污染排放100%達標,氮氧化合物(NOx)減排86.1%,一氧化碳(CO)、碳氫化合物(HC)、氮氧化合物(NOx)綜合減排超85%;運行一年后達標率仍為100%,綜合減排75.7%,單年合計減排污染物約60噸。
據悉,該技術推廣后,單車年減排三種污染物約1.2噸,按四川現有57萬輛壓縮天然氣汽車測算,年減排污染物可達68萬噸。此外,技術將對燃油車改裝天然氣汽車起到促進作用,實現改裝單車年節約燃油成本超過3000元,按照四川每年新增改裝天然汽車1萬輛測算,全省可年多節約燃油成本超3千萬元,環境效益和改裝的經濟效益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