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非常驚喜,因為我真的覺得沒希望了。”
回憶起拿到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Offer時的感受,Jason同學仍然難掩激動之情。
【資料圖】
他當然應該覺得激動。
將時間撥回到三個月前,當時的Jason,面對著一封封石沉大海般的申請,“就是覺得當頭一棒,崩潰、煎熬,甚至很長時間沒有再去寫文書”。尤其是看著一起早申的同學們陸續拿到Offer,還在苦苦等待的Jason,更加感到焦慮。
好在,Jason沒有被情緒和壓力擊倒。相反,他調整心態,迅速振作,本著“盡人事,聽天命”的心態,認真對待后續的申請機會,完善每一份申請文件,最終收獲了期待已久的好消息。
*Jason
遇事不順后,調整心態、積極應對、主動求變,Jason現在是這樣做的,三年前,他也是如此做的。
2020年初,中考成績位列蘇州大市前2%的Jason,已經在一所優質普高就讀了大半年。但因為疫情爆發、未來發展等原因,Jason果斷切換“賽道”,選擇了剛剛“破土而出”的世華學校。
他的擇校原因也相當簡單直接,“我雙胞胎弟弟就在常熟UWC,家里人也希望我去一所近一點的IB學校,所以就選擇了世華”。
*在“達人秀”擔任主持人的Jason
雖然是“半路出家”,但Jason很快適應了在世華的生活,“弟弟對我的幫助很大,告訴我應該如何去適應IB的學習和生活”。除此以外,Jason覺得,相較于其他同學,自己上過大半年的普高,雖然體系不同,但在心理上做好了成為高中生的準備。
當然,即使是有所準備的Jason,真正開啟在世華的探索之旅,還是在做了他口中“最正確的事”——參選學生會之后。“當時做了很多公共演講,我不僅是挑戰自己,也在打開自己”,在Jason心中,這段經歷讓自己不再懼怕、敢于嘗試,成為了后續參加各種活動和競賽的“信心源泉”。
*參選學生會時的Jason
“我覺得IB就是這樣,無論主動還是被動,都會讓我們不斷嘗試新事物。”Jason坦承,雖然有時候自己是被動嘗試,但在這個過程中,往往會發現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方向,就會愿意再去嘗試其他的新事物,探索未知的新知識。
他還和同學一起,組建了“Linc2 Band”,擔當樂隊鍵盤手的角色。在學校的各種活動上,比如“達人秀”“圣誕晚會”等,總能看見他們的身影,聽見他們的聲音。
“我們不僅是熱愛音樂,這其實也是IB CAS的概念之一——服務”,Jason介紹說,同學們辦活動,他們經常去“幫忙撐場子”,用音樂的形式幫助同學們把活動辦得更精彩、更有趣。
他還加入了數學社,成為社長,帶隊參加杜克大學數學比賽;他還組織了peer tutoring program,作為項目經理,幫助學習上需要提高的同學……
*Jason和同學們參加杜克大學數學比賽
不斷地嘗試之后,變化也在發生。“和之前相比,我變得開朗許多、更愿意交流,而且本來挺‘宅’的,現在更喜歡出去走走,親近自然。”
當然,對于喜歡地理,并將環境科學作為大學專業的Jason來說,“出去走走,親近自然”是再基本不過的要求。
“我覺得地理就是人與自然的相互糾纏,人對自然做的事情,最終會反饋到人類身上。”在Jason心中,地理是一門綜合性十足的學科,可以幫助人們了解經濟、政治、社會以及人文等全球性議題。無論是研究海地霍亂,還是探究上海污泥處理,Jason的課外活動和科研項目也大都涉及環保與可持續發展的主題。
*Jason在EnvirothonX項目中的卡通形象
“我這三年做了很多正確的選擇,沒有走彎路”,回顧在世華的日子,Jason覺得最值得驕傲的,就是交到了一群好朋友。“大家基本上沒有矛盾,而且互相幫助、互相分享”,在他看來,和朋友們一起,“一群人共同努力,結果會更好”。
當然,Jason也有后悔的事情。他認為自己在去年的網課期間,有點“擺爛”,放松了自我要求,導致了申請季有些本可以提前做好的事沒有去做,“這可能早申不利的原因之一”。
吃一塹長一智。Jason希望自己的學弟學妹們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并且真正去做,“而不是看見別人做什么,自己就跟風去做”。特別是在FP和DP之間的暑假,要認真思考、做好規劃,才能在DP階段更加從容地面對種種壓力。
祝福Jason,希望他的未來之路,常有驚喜相隨,總有好友相伴。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