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的壤塘,正處于一年之中最美的時節。漫山遍野綠意盎然,杜柯河水靜靜流淌。一條條寬敞整潔的公路蜿蜒向前,猶如一條條哈達鑲嵌在綠水青山之間,勾勒出一幅圣潔美麗的畫卷。
壤塘縣位于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西部,又名壤巴拉塘,藏語意為“財神居住的地方”。然而,受限于交通“窄險難差”困境,這里一度是全州最閉塞、最貧窮的縣?!耙郧按謇锏娇h城只有一條羊腸小道,還要翻越海拔4000米的尕卡嶺?!蹦夏具_鎮南木達村蒲瓦特老人回憶起過往感嘆道。
(資料圖片)
近年來,壤塘縣打通317國道、227國道等主動脈,以“四好農村路”建設為牽引,暢通中南路、上南路等農村公路內循環,全縣初步形成了安全便捷的交通運輸網絡。一條條嶄新的瀝青路通向了偏僻山村,讓越來越多的農牧民走上了康莊大道。
以項目和資金為牽引傾力幫扶
連通城鄉的交通路網,不僅縮短了時空距離,也打破了壤塘的發展瓶頸?!耙郧皬娜捞恋匠啥夹枰?0小時,現在只需7個小時。”經常往返壤塘、成都兩地的客運司機俄軍明深有感觸。
翻天覆地變化的背后,離不開政策、項目、資金、人才、智力等方面的傾力幫扶。自2009年起,交通運輸部統籌部、省、州交通系統力量,以項目和資金為牽引,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截至2022年年底,部省累計投入資金29.7億元,實施交通項目144個,建設國省干線公路4條204.9公里、農村公路80條662.2公里、橋梁35座,開通城鄉公交線路7條。
交通運輸部綜合規劃司、運輸服務司、珠江航務管理局、規劃研究院、天津水運工程科學研究院等結對幫扶力量,累計投入和引進幫扶資金760余萬元,廣泛開展黨建扶貧、以購代捐、愛心助學、技術援助等幫扶活動;以人才幫扶為牽引,開拓新發展思路,先后選派一批優秀干部來此掛職,通過內引外聯、牽線搭橋、獻計獻策,為壤塘交通事業發展作出巨大貢獻。
目前,壤塘縣公路總里程達到1028公里,其中農村公路744.7公里。2021年,壤塘成功創建“四好農村路”省級示范縣,2022年成功創建四川省鄉村運輸“金通工程”樣板縣,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成果顯著。
響應式運輸服務逐漸普及
公路不僅要建好,更要管養好,做好公路養護是關鍵。壤塘縣委、縣政府舉全縣之力積極推進交通發展,圍繞建設“一張網絡”、釋放“兩大潛力”、補齊“三大短板”、強化“四項能力”發展思路,重點實施骨干網絡提檔、路旅融合提質、鄉村振興提速、運輸服務提升、行業管理提效五大工程。
全縣共明確各級“路長”118名,基本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同、上下聯動、運轉高效的農村公路管養工作格局。該縣還積極推行市場化養護,抓好試點試行,將227國道、上南路、453省道部分路段納入試點范圍。
在提升運輸服務水平方面,壤塘縣完善運輸服務配套設施、加大資金補助力度、推動“客貨并舉、交郵結合”,推行學生班車、就醫電話專車、縣內包車、預約服務等響應式運輸服務,實現縣鄉村四級物流網絡全覆蓋、“快遞進村”全覆蓋。
群眾深度參與公路發展
家門口通公路、家門口上客車是老百姓心之所向。壤塘縣把交通運輸事業發展的主動權交給群眾,通過制定村規民約、實施“以工代賑”、參與質量監督等方式,讓群眾切實參與交通建設、交通治理、愛路護路。
壤塘縣先后投入5000萬元,將小型基礎設施建設、農村公路養護工程通過“以工代賑”方式實施,并積極開發“四好農村路”就業崗位202個,讓農牧民群眾成為農村公路發展的參與者和受益者。
在建設程序和質量監督機制上,該縣采用“打捆招標+三級質?!钡姆绞剑瑢⑥r村公路項目打捆招標,優化程序、縮短工期、提高效率。同時,將村民納入質量監督主體,形成縣、鄉、村三級質量監督體系,讓農牧民群眾成為農村公路發展的監督者。
曾經,受交通因素制約,中壤塘鎮面臨著產業單一、好貨難銷的窘境。如今,227國道全線貫通,壤巴拉文化旅游4A景區建成。隨著旅游業的發展,壤塘村成立了云端畜牧專業合作社、云端酒店等多個村集體經濟,創立了壤巴拉云端品牌,率先搭上了致富快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