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清晨,霧氣氤氳,像往常一樣,中交二航局承建的宿連航道二期工程宿遷段3標項目總工程師鄒豐早早來到航道旁,“早上水面廣闊又安靜,在這里想一些技術難題更有靈感?!彼魃畹撵o水,難題在腦海迂回,隨著霧漸散、水面開闊,一個靈感涌入腦海。
這是鄒豐在日復一日攻堅克難中養成的一個習慣。宿連航道二期工程宿遷段3標位于京杭大運河與淮河水系交匯處,水文條件復雜。在這里開展航道工程建設,既要確保航道水深滿足千噸級船舶通航,又要兼顧防洪安全和生態保護,難度很大。
在護岸擋墻鉆孔樁施工中,項目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河底長期遭受過度采砂,形成了眾多深坑段,岸邊缺乏穩固的施工平臺,導致設備安裝困難重重,施工進度嚴重受阻。為此,鄒豐與項目經理、工程技術人員深入現場,仔細勘察并深入分析問題根源,結合現場實際情況重新布置施工方案。經過不懈努力和創新優化施工工藝,護岸擋墻鉆孔樁施工終于得以順利推進。
一回回清晨在岸邊獨處、一次次工藝攻關、一項項嚴格把控……作為技術掌舵人,鄒豐與項目部管理層齊抓共管,聚焦工程質量,構建嚴密監管體系,量身定制精細質量責任制度與實操性強的管理規范,層層壓實,確保項目安全實施,環保指標名列前茅。在施工現場巡視過程中,鄒豐一旦發現問題,立即要求整改,努力杜絕為工程埋下安全、質量隱患。
“有鄒總工在,我們項目的安全、質量就多了一份保障!”“工作的難題,請教鄒總工,總能得到清晰、令人滿意的解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