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8月19日下午,人民交通出版社在北京舉辦《中國高速列車》新書發布會。該書忠實記錄中國高速列車創新發展歷程,突出展現中國高速列車關鍵核心技術,是一部兼具史料性和學術性的著作。
發布會上,圖書主編、中國工程院院士、原鐵道部部長傅志寰分享了創作過程。這部110余萬字的巨著,由高速列車產學研領域30余位權威專家共同撰寫,成稿后征集180位審稿專家數百條反饋意見,嚴把質量關,凝聚各方智慧和心血。其間六易其稿,歷時一年半,終得付梓,近日已由人民交通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
《中國高速列車》分為上下兩篇。上篇《發展歷程篇》以時間為軸,系統梳理了中國高速列車從探索起步到領跑世界的壯闊歷程,自“先鋒號”“中華之星”從無到有的艱難探索,到“和諧號”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蓄力突破,再到“復興號”實現完全自主創新的輝煌躍升,每一個節點都鐫刻著行業發展的印記。下篇《關鍵技術篇》以技術為綱,聚焦關鍵核心技術,深度解析了中國高速列車從技術跟跑到自主創新的突破路徑。《中國高速列車》既是對過去成就與技術的總結,更是錨定未來目標的新起點,也為行業研究提供了權威的技術參照。
值得關注的是,書中收錄了許多首次在正式出版物中公開的細節,通過穿插排布幾十個攻堅克難、勵志創新的故事,真實還原歷史場景,展現中國鐵路人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同時,文中二維碼原汁原味鏈接呈現高速列車相關研制視頻等多媒體資料,有助于讀者迅速構建高速列車具象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