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特別行政區好玩么?
澳門特別行政區,簡稱“澳”,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位于中國南部珠江口西側,是中國內地與中國南海的水陸交匯處,毗鄰廣東省,與香港特別行政區相距60公里,距離廣東省廣州市145公里。澳門特別行政區由澳門半島和氹仔、路環二島以及路氹城(路氹填海區)組成,陸地面積32.9平方公里。截至2020年底,總人口為68.32萬人。
澳門特別行政區是直轄于中央人民政府的一個地方行政區域 ,實行資本主義制度,是國際自由港、世界旅游休閑中心、世界四大賭城之一,也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其輕工業、旅游業、酒店業和娛樂場使澳門長盛不衰,成為全球發達、富裕的地區之一。
澳門特別行政區有什么歷史文化?
由于澳門特別行政區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歷史背景,所以澳門文化是有深厚傳統內涵的中華文化和以葡萄牙文化為持質的西方文化共存的并行文化,是一種以中華文化為主、兼容葡萄牙文化的具有多元化色彩的共融文化。
澳門特別行政區餐飲主打粵菜和葡式澳餐。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居民多為廣東移居,所以粵菜的傳統在澳門被保留下來,并且融合了西式烹飪的技巧,使得粵菜別有一番風味。此外,葡萄牙人與上述不同地區的族群及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本地華人通婚,以致各地與本地的材料、菜色和煮法漸漸融入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傳統葡國菜。
粵劇
清咸豐、同治年間澳門就有粵劇演出。19世紀80年代,珠三角地區的第一座現代戲院-清平戲院在澳門開業,不少粵劇名家名旦都曾在此處演出,粵劇在澳門一度呈現繁榮景象。澳門粵劇演出團體主要有澳門粵劇曲藝總會、澳門街坊總會粵劇培訓中心、澳門勵進粵劇社、澳門工人粵劇團等。粵港澳三地政府從2003年開始籌劃粵劇“申遺”工作,并將每年11月最后的一個星期日定為“粵劇日”。
民間習俗
“舞醉龍”和“舞獅”是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傳統文化,每年農歷大年初二,都要舉行“醉龍醒獅大會”。舞醉龍源自中山市石歧,“醉龍”與常見的舞龍不同,只有龍頭和龍尾,沒有龍身。舞醉龍的武師,邊舞邊被人灌酒,以致帶有幾分醉意,舞姿豪放。“醒獅”就是將一頭新“獅子”點睛開光,儀式十分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