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盛夏,在安徽省績溪縣,可以看到一條條寬敞整潔的農村公路縱橫交錯,蜿蜒通向各個村莊。村里的老人高興地說:“以前農用車勉強走,大車就不好走,彎多又窄,排水溝還無法排水,現在路寬了,公交車也進村了,出行方便了許多。”
農村公路雖然是“毛細血管”,卻也是關乎沿線經濟發展和人民群眾增收的命脈。隨著農村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昔日標準較低的農村公路已難以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出行需求。近年來,績溪縣持續加大農村公路的建設投入力度,科學布局,重點對通往鄉、村、組的公路通過“窄加寬”和“白改黑”實施提質改造,打通群眾出行“最后一公里”。
為切實提高鄉村公路通行能力,績溪縣交通運輸局多方協調、積極籌劃,在不破壞原有路面結構的基礎上,對路面進行提質加寬處理,完善排水設施,通過修筑實用的排水溝、邊溝等,及時將水排出路基、路面之外,防止地表水損壞路基和路面。同時,因地制宜設置必要的警告、限速等標志和安全防護設施,特別是通行客運班線和接送學生車輛集中的急彎陡坡、臨水臨崖等重點路段,嚴格落實“三同時”制度,切實做到安全設施建設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
為了保證工程質量,績溪縣還建立了工程立項、審批、施工等報表制度和臺賬、檔案管理制度,進度報表實行月報制等。農村公路提質改造工程全面推行“七公開”制度,即公開建設計劃、補助政策、招投標、施工管理、質量監管、資金使用、工程驗收,確保將農村公路提質改造工程建成群眾滿意的“廉潔工程”“放心工程”。
據了解,2024年績溪縣完成農村公路提質改造項目4個,共計17.26公里,完成農村公路養護工程44.65公里,順利實現農村公路危舊橋梁銷庫目標。今年,該縣實施農村公路提質改造項目6個,共計16.85公里,總投資6949.5萬元,農村公路危橋改造項目(石門坑橋)總投資187.5萬元。同時,實施農村公路養護工程56.925公里,總投資710萬元,讓群眾的出行更加安全舒適,得到了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