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12時52分,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突發6.8級地震。在山石崩塌的危急時刻,四川省港航投資集團所屬四川交運眾城物流有限公司(簡稱川運眾城物流)貨車駕駛員楊光銀以車擋石,挽救了7名高速施工工人生命。
10月10日,再見到楊光銀時,他已經拆去左臂掛脖的綁帶。回憶起當天的情況,楊光銀表示,雖然會后怕但是決不后悔。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大家快跑,快往平地那邊跑!”
9月5日中午,楊光銀和往常一樣,駕駛著滿載水泥的重型罐車前往瀘石高速TJ7標3號站卸水泥。駕車行至工地附近時,他突然注意到周圍山體出現異常:眼前的山在晃!不斷有破碎的石塊從左側山體飛速砸落。憑借在公司學到的防震減災知識,楊光銀瞬間意識到發生地震了。
正準備踩下油門加速駛離時,楊光銀發現右前方路邊,有幾名施工工人正在砌堡坎。要不要一腳油門沖過去?再往前不到兩百米就是項目駐地,周邊地勢開闊,開到那里一定人車平安。但這些工人怎么辦?一邊是不斷滾落的石塊,一邊是湍急的河流,狹窄的施工便道上,他們無處可躲。
落下的石塊越來越多,他來不及多想,當即把罐車停到施工工人身旁,用車身阻擋左側山體不斷飛落的石塊,筑起了一道“屏障”。“想著車輛和水泥加起來大概有50噸重,怎么著也能幫他們擋一下。”回憶起當時的情景,楊光銀這樣說。
就在車輛剛剛停穩時,轟的一聲,一塊大石頭朝車頭狠狠砸下,瞬間把駕駛室頂棚掀開了一條大縫,楊光銀的左臂也被砸中,不聽使喚。“這次怕是要‘交代’在這里了。”
“大家快跑,快往平地那邊跑!”從變形的駕駛室里爬出后,楊光銀朝著堡坎邊的施工工人大喊。僅僅幾秒后,山體發生大面積滑坡,施工便道被完全掩埋,水泥罐車被砸得面目全非。8名施工工人中,除1人離堡坎較遠被埋外,其余7名工人安全逃離。
地震發生時,川運眾城物流實時監控系統中,位于瀘定縣附近的3輛貨車突然失去信號,駕車司機電話也處于失聯狀態。公司值班員想方設法聯系了解司機和車輛情況,幾個小時后,調度室終于收到楊光銀的信息。
當晚23時左右,楊光銀和另外幾名傷員一起,登上了救援船來到新民鄉。焦急等待他的同事急忙將他送至石棉縣人民醫院,此時,已是6日凌晨。經醫生檢查,楊光銀左側肱骨中上段骨折,左側肱骨大結節撕脫性骨折,左側肋骨骨折伴肺挫傷,腰3、4椎體左側橫突,此外身體還有多處擦挫傷,需要進行手術治療。
“平凡人,英雄心”
“我們趕到醫院看楊光銀時,他對自己救人事情只字未提,只說‘不好意思!我把車子開報廢了。’”川運眾城物流副董事長黃仁強說,在辦理轉院手續時,一名同事才從獲救的施工工人處得知楊光銀“以車擋石救7人”的壯舉。
即使在醫院里,楊光銀一心掛念的卻還是堡坎邊那幾名施工工人有沒有平安逃出。
湊巧的是,在石棉縣人民醫院內,楊光銀旁邊病床,正是當時砌堡坎的施工工人之一劉剛。當提到那輛突然停下的水泥罐車時,劉剛不由得驚呼:“原來那輛罐車是你開的!太感謝了,要不是你,我們一個人也逃不出來!”
事情發生后,央視新聞、新華網、人民網等媒體紛紛對楊光銀在地震中冒險救人的事跡進行了報道。網友們也為楊光銀點贊:“平凡人,英雄心!”“他的善良刻在了他的本能反應里。”“挺身而出的壯舉令人敬佩。”
面對鮮花和掌聲,楊光銀說:“我當時也沒想那么多,就想車子停在那里,可以擋一擋落石,為他們爭取幾秒鐘的逃生時間。車子毀了還可以再買,但人的生命大于天。我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相信每一位司機遇到這種情況都會去擋一擋。”
楊光銀救人的事情還被傳到了其女兒楊思嘉的班級,班里的同學紛紛對她說:“你是英雄的女兒。”面對這個評價,楊思嘉覺得有點不好意思。作為女兒,她更在乎父親的傷勢,希望他每次出車都能平平安安。
9月18日,四川交運集團黨委在得知楊光銀救人的事跡后,第一時間進行表彰,并前往醫院探望。
9月23日,經過18天的治療,楊光銀順利出院回家,川運眾城物流黨支部精心準備了歡迎儀式,四川省港航投資集團、四川交運集團兩級公司領導紛紛到場,用鮮花和掌聲迎接英雄回家,并向他頒發了榮譽證書和慰問金。
9月30日,四川省樂山市政府對楊光銀等有突出表現的見義勇為個人(群體)進行表彰獎勵……
筆者見到楊光銀時,他受傷最嚴重的左手骨折處被釘上了一塊十幾厘米長的鋼板,活動還有些不方便,完全康復還需要一些時間。他表示,感謝社會各方的關愛關心,公司已經配好了一輛新車,他會盡早恢復回歸工作崗位。重返崗位后他將繼續努力工作,為社會創造價值、為公司帶來效益、為家人創造美好生活。
“干一行,愛一行”
“專業技能優秀,對本職工作兢兢業業”“為人樸素,真誠可靠”“工作認真細心,悟性較強”……這是楊光銀所在運輸班工友對他的評價。
當筆者把工友們的評價說給楊光銀時,他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說:“干一行,愛一行,做司機也要做一名優秀的司機。”
他在工作中一直堅守著這樣的人生信條。
楊光銀的家鄉在四川省峨眉山市高橋鎮萬槽村,家庭并不富裕。父親因病去世,家中還有年邁在家務農的母親和一個職高畢業正在實習的女兒。
家庭的困難讓楊光銀早早就出外打工,成為了一名貨車司機,而他也格外珍惜這個工作。
一直以來,楊光銀嚴格遵守公司出車制度,認真保養車輛。在公路上行駛,楊光銀會嚴格聽從交通警察指揮,文明駕駛,確保安全行車無事故。在楊光銀看來,行車安全是各項安全工作中的重中之重,6年駕駛生涯中,他從來沒發生過一起交通事故。
“公司每月的安全教育會教授我們如何在地震等自然災害和其他緊急情況下做好應急處置,司機班務會和微信群里,班長也會給我們發送安全教育視頻,傳授安全經驗。這些都讓我緊繃‘安全’這根弦。也為這次面對地震能夠第一時間做好正確處理打下了基礎。”楊光銀說。
班務會駕駛經驗交流、公司每年一次駕駛技術大比武……楊光銀珍惜每一次學習的機會,暗暗和自己較勁,學習其他司機的技術優點,彌補自己的不足,把每一次出車當作一次對自己駕駛技術的考驗。在歷次執行運輸任務過程中,他從未因個人原因發生過貨物丟失、損壞或延時送達等情況。
楊光銀不僅駕駛技術過硬,對待工作也是任勞任怨。“公司分配的運輸任務,楊光銀從來不挑。”馬澤云是楊光銀所在的運輸1班班長,在馬澤云眼中,楊光銀踏實、肯吃苦。之前楊光銀主要是負責成都方向的運輸,公司看中他過硬的駕駛技術,將其調整到川西方向。這條路線路況差、突發情況多、天氣多變,對司機的體力是不小的考驗,楊光銀很快適應了這條路線,總能將貨運保質保量送到目的地。
憑借優質的服務、高度的信譽,楊光銀的工作贏得了客戶、各大工地的好評,他先后被川運眾城物流評為“五星駕駛員”“優秀個人”和“模范駕駛員”。
記者手記
實干在經常危難勇擔當
“是什么驅使著楊光銀在危急時刻不畏生死,為7名工人豎起‘生命之墻’?”抱著這個問題,我來到了楊光銀所在公司,尋找答案。
無論是在四川交運集團,還是在川運眾城物流的辦公區,墻上都掛著四個字——“實干擔當”。這句話早已深深刻印在每一位四川交運人的心中。
四川交運集團正是為貫徹落實四川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設交通強省的時代背景下,由四川省港航投資集團牽頭成立的大型交通運輸骨干企業。四川交運集團成立初衷就是為了解決四川交通運輸市場主體“小、散、亂”的難題,希望能成為四川省委省政府在各類急難險重的情況下,一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的運輸鐵軍。
“9·5”瀘定地震發生后,四川交運人聞令而動、聽令而行,快速集結運力,不斷為抗震救災物資提供運輸服務。
9月5日當天,四川交運集團12名司機成功將第一批抗震搶險設備運抵瀘定,并連夜返回準備運送第二批設備。
9月6日凌晨,在四川省應急中心的統籌指揮下,四川交運集團所屬大件公司緊急加派3輛17.5米貨車和1輛9.6米貨車前往災區。
9月7日清晨,四川交運集團12名司機再次出發,將第二批設備繼續送往救援前線,保障了救災設備及時安全送達震中。
……
24小時風雨兼程,四川交運人成為抗震救災過程中最美“逆行者”。在此次抗震救災保運工作中,四川交運集團共計派出127人,先后投入98輛貨運車輛,安全完成9批次瀘定、石棉災區道路、碼頭搶通保暢急需的大型搶通機械、動力舟橋、鋼橋、移動式碼頭等救援物資設備,超3000噸的應急搶運任務,將災區搶通道路急需的大型機械、設備、救援物資等安全、快速搶運至指定震中地點,為快速打通生命通道、有效爭取救援時間提供了堅強的應急運輸保障。
在采訪快結束時,我采訪了一名參與第一批運送抗震搶險設備運輸任務的司機。當被問起:“在余震頻發的道路上運輸設備,你們害怕嗎?”這位司機師傅說道:“當然不怕,只要祖國人民有需求,我們時刻準備著!”
歲月靜好,是有人負重前行。采訪結束時,我想我已經找到了關于楊光銀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