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禁止境外教材”并非新政
其實關于這個問題,早在去年正式頒布的《民促法》中就有提及。《民促法》第二十九條中提到了教材使用規范問題,明確指出了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不得使用境外教材。更早之前,教育部就已經印發了《中小學教材管理辦法》,當中明確規定了實施義務教育的民辦學校不得使用境外教材。很多家長也是因為這句話慌了神,其實禁用境外教材不等于禁止國際課程進入民辦學校,兩者的區別還是很大的。不過也確實有許多民辦學校是使用境外教材的,尤其是英語科目。就有家長反饋說自己的孩子所就讀的學校采用的是《劍橋國際少兒英語》作為主要教材,國家統編教材只作輔助學習的作用。還有因為深圳背靠香港,因為兩地在經濟上的密切聯系,深圳有很大一部分小學也逐漸引進了香港的英文教材《朗文英語》。現如今,因為《民促法》的出臺和落地,許多學校已經撤掉這些境外教材,改成了中外合編或者教師自編的校本教材。“禁用境外教材”規定
對國際學校有何影響?
關于“禁用境外教材”是否會對國際化學校產生影響這個問題,主要還是要看學校的性質而定。像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基本不會受到影響,因為這類學校本身就不屬于義務教育范疇內學校,不存在境外教材一說。他們招收的都是外籍孩子,課程內容和教材都是與國外本校同步的。港澳子弟學校同理。關聯度比較大的就是民辦雙語學校了。其實大部分民辦雙語學校都會嚴格遵守九年義務教育的政策,但除此之外也會根據學校開設的國際課程引進一部分國外的教材。所以《民促法》規定的“不得使用境外教材”對于這部分學校來說影響是比較大的,但是如果學校是與外方機構合作辦學,那么就可以申請使用境外教材,獲得國家審批之后就能合法使用境外教材了。《學校選用境外教材管理辦法》中就有提到,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或項目在經過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批準后開設相關境外課程和教材的。
不過也有一部分民辦雙語學校是沒有固定教材的,基本上由外籍教師自編教案。例如國際課程IBO,它本身就沒有具體的教材,它只是一個框架,在引進到相對應的國家時,教師們都會根據IBO的框架來編寫符合其國家相關法律規定的教材教案,因材施教,完成教育工作。所以說,結合來看,“禁用境外教材”對于民辦雙語學校來說,負面影響幾乎微乎其微。最后剩下公立學校國際部和一些民辦學校國際課程實驗班,這兩者都是經過教育局審批之后才設立的,其使用的課程教材必然是符合國家標準的,所以,“不得使用境外教材”的規定對其影響并不大。為了響應政策,許多民辦學校這兩年也在逐漸實行雙軌教學,在開展國家義務課程之外同時進行境外課程授課。不過Q學姐也聽到一些老師說隨著教育部門政策的收緊,雙軌制似乎也不再適用,不少中小學國際化學校已經開始自編符合國家要求的本土化融合課程。這也讓原本以“國際化”作為學校宗旨的雙語學校失去了其特色,但是Q學姐認為教材只是輔助教學的很小的一部分,重要的不是教材,而是教師。如果一所學校師資足夠雄厚,那么即使學校不被允許使用純境外教材,那么老師依舊可以依靠自身的學識和積累為學生們編寫出更為適合的教案。而且也確實有很大一部分國際化雙語學校除統編教材之外,是沒有固定教材的,都是老師們根據國際課程的大綱來給學生們上課。總之,無論政策怎么變、教材如何調整,國際化學校不變的是中外比例適宜的師資以及國際課程框架。家長們也不必因為教材使用的變化而擔心孩子不能接受國際化教育,只要師資力量過關,孩子奮斗努力,在哪里都能開出燦爛的花朵。我是Q學姐,如果你有任何關于國際學校的問題,歡迎私聊我們的專業顧問黃老師哦~高等學校、中等職業學校、普通高中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或項目、經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批準開設的普通高中境外課程項目,境內教材確實無法滿足教學需要,可選用境外教材,鼓勵選用我國出版社翻譯出版、影印出版的國外優秀教材。
關鍵詞: 境外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