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瑪莉
石室中學國際高中AP課程中心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文廟校區)
AP物理教師
STEM教師
英國名校紐卡斯爾大學碩士
6年美國課程教學經驗
持美國加州大學TESOL證書
連續三年獲得AMC優秀教練
人格魅力型教師
擅長發現學生優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01
熱愛讓她堅定,譜寫最美花開
她是一名國際自由潛水員、是一名自由派喜劇演員、也是一名社區公益回收小組的組織者,她熱衷于沖浪、樂器演奏、繪畫,但她更是一位在國際教育方面經驗豐富的教師。
課余時間陳老師會彈奏琵琶或吉他
物理是她的“熱愛”,在中學階段最喜歡的學科就是物理,考教師資格證也就選擇了“高中物理”。
教師節時同學們給陳老師畫的動漫頭像
“讀書時我會感受到那些自然法則、定律、原理、公式、函數、甚至微積分都是我原本就很熟悉的內容,‘似曾相識燕歸來’,參加競賽也比其它學科容易拿獎,這可能就是熱愛的力量吧。”
水肺潛水、與鯊共游
02
萬物有理,所在皆是
“萬物有理”,物理學習能讓我們感受“道法自然”,也啟蒙科學哲學觀。學習物理既能應用數學,又能實驗探究,本身充滿樂趣,但也富有挑戰。
陳老師經常鼓勵學生享受學習和挑戰,正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為同學們講解拔河時力的作用
在陳老師看來,生活中處處是物理。
早上看天氣預報需要結合“熱島效應”決定衣著;到了學校走廊上會減緩速度,以防從教室里出來的同學碰撞沖量過大;如果洗東西的時候水流太小會往水流下方低一些利用重力勢能的轉化。
陳老師在美國實習時
但是有時候也不能迷信理論,比如根據伯努利原理,風扇朝窗戶吹會帶來更大的風量,但實際上熱的時候還是懟臉吹感覺最爽。
提到物理專業的未來發展,量子通信、新能源產業都是物理應用的熱門方向,有意愿申請物理專業的同學可以作為參考。
03
有趣的課堂,高效的教學
“物理是一門實驗的科學”,“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提出問題、作出猜想、設計實驗、分析數據、總結反思,不僅是實驗項目教學步驟,也是科學與學習心理自然發展的過程。
課堂上的陳老師
陳老師的課堂教學設計,主要分為兩類,理論學習類與實踐學習類。
理論學習包括概念理解、案例閱讀、文字方程的數理語言等,往往還要與英語語言學習結合,所以她會組織個人賽、小組賽比拼朗讀語速、短時速背、翻譯大賽,也會玩“你演我猜”之類的游戲。
陳老師會用視頻記錄每一堂實驗課
實踐學習著重嘗試解決實際問題,主要是分組完成實驗項目,有時候也設計一些操場上的游戲讓學生感性地體會物理知識,例如拔河。
讓同學們在拔河中學習力的作用
陳老師要求自己的課堂一定要好玩。因為學習過程往往伴隨一定的阻挫感,在應用知識和解決問題獲得成就感之前很難堅持。
一個成熟的學生會想辦法自我獎勵,即時獎勵甚至誘人上癮,迅速充足的正反饋是“心流”狀態的觸動機制之一。
所以作為老師她會設計積分制度,讓課堂上的挑戰好像游戲里升級打怪,也會設計很多活動“引誘”學生“領取任務”。
陳老師的課上,同學們都非常認真
教學無定法,教學法作為教育專業的一門課程一年也難以道盡,老師們往往終身學習并在實踐過程中綜合應用。除了專業教材、教師論壇討論的教學法之外,她甚至會從自己的各項興趣愛好學習中提煉一些創新方法。
正在表演即興喜劇的陳老師
比如她今年暑假學習了即興喜劇,就想到了在運動學單元讓學生表演儀表盤上的速度指針來表現速率、加速度大小等概念。
陳老師在ECA課堂指導學生
陳老師說,她的職業選擇鐘于“教學相長”。一方面教學法、認知心理學讓她幫助學生學習的同時,自己的學習也變得更輕松高效;
另一方面“終身學習”的職業準則讓她更多維地幫助學生的同時,自己也得到多面的成長。她相信,孩子們都能成為更好的自己,所以世界未來也會更加美好。
撰稿:Lynn審稿:Hera關鍵詞: 老師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