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啊,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我們學校有同學剛剛拿到了美國頂級文理學院明德學院的Offer,真為他高興!”剛走進升學指導辦公室,Laurel老師就興奮地和我們分享著“新鮮出爐”的好消息。
作為學校的升學指導,Laurel老師和她的同事——Jake老師,在繁忙的申請季,陪伴著同學們一起申請、一起等待、一起收獲……升學指導老師每天都有兩個固定的時段,供同學們預約,和他們交流討論,一條條地過申請材料,并聯系各方資源幫助同學們準備面試。
這樣的陪伴,絕不是申請季的“臨門一腳”,而是持續三年的日積月累。
(資料圖)
當學生入學后,升學指導部門就會為每一位學生提供為期3年的輔導支持計劃,包括每周或每兩周一次的講座、與學生或家庭的定期會談、與大學招生代表和其他教育專家的聯系。同時,也會在信息異常繁雜的留學、升學領域扮演學生和家長信賴的信息中心。
高一FP:探索之年
探索學術熱情、課外興趣、自身優勢、人際關系等,主動積極使用校內外資源。
高二DP1:提升之年
積極參加與升學指導老師的面聊,制定大學準備計劃,通常包括提高分數、加強學術能力、規劃課外活動等。
高三DP2:收獲之年
申請、收獲、決定。
“我們需要幫助學生做長遠打算,不能只是送進大學就結束了,而是要學會成長,掌握自己的人生”。在Jake老師看來,學生只有在最適合其學業目標和個人特質的環境中才能茁壯成長。學術成績、升學結果、大學排名,這些當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去幫助學生了解大學、了解自己,從而幫助他們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環境。
*Jake老師向學生介紹升學規劃
在這一點上,他和世華學校高級升學顧問Tim的想法不謀而合。Tim告訴我們,在平時和學生的談話中,當然會談到大學的排名,但重點還是放在學生在哪里能獲得更好的個人成長和學術發展。
講到這里,Tim還和我們分享了一個他親身經歷的故事。在他1998年的第一屆畢業生中,有一位學生拿到了哈佛、耶魯、普林斯頓、斯坦福的入學申請。入學就讀一年后,她寫信給TIM說,“我討厭這里”。因為她更想在一個小一點的學校,在那里,她可以和教授更好地了解彼此,更多機會和教授一起進行研究。第二年,又是同樣的情況發生在另一位同學身上。從此以后,Tim就完全專注于學生的個人、社交和學術發展。(觀看下方視頻,了解更多)
正因如此,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興趣和熱愛,世華學校升學部門還通過職業展、大學展等形式,幫助學生建立更全面和真實的自我認知,培養學生對職業和未來發展的理解,與社會和未來建立聯系。我們相信,學生不僅要為未來的高等教育及就業做好準備,更要清晰地認識自己所身處的時代和世界,成為積極探究的終身學習者。
*世華職業展
*世華大學展
當然,今年是CWA世華學校創校以來的第一個申請季。眼看著這些創校生們慢慢變成了畢業生,兩位升學老師也都有一些切身體會。
“我能明顯地從學生的申請文書和材料中,感受到IB學生的特質”。Laurel老師介紹說,比較自己從事過的不同課程體系中的升學工作,可以明顯感受到IB學生的課外活動更豐富,社會責任感更強,價值觀也更加成熟、立體。
*Laurel老師給DP1學生上升學課
而在Jake老師看來,世華學生在申請中的獨立性比較高,有自己的想法,并敢于實踐。同時,受益于IA、EE等IB特色項目的鍛煉,同學們在申請中的寫作能力都相對較強。不過,Jake老師也提出了自己的期待,“同學們還是要提高多線處理能力和時間管理能力”。
*Jake老師和學生交流
申請仍在繼續,陪伴不會停歇。在CWA世華學校,我們極為重視每一次與學生探討未來發展的機會,聆聽學生心聲的同時,重點整合各類升學資源。我們堅信,在世華升學團隊與學生、家長、知名海外院校以及UWC+教育平臺的攜手合作下,世華學子必定迸發無限潛能,開啟全新人生旅程。
關鍵詞: 升學指導